沈溪冷聲道:“之前林臬臺不是曾說了,這《大明律》清清楚楚列明,鹽引加價出售,可是要被問罪的。”筆趣庫
章元應(yīng)道:“要問罪,那也是商賈的事情,沈督撫已將鹽引賣與商賈,此事與您無關(guān)!”
沈溪斜眼瞥了章元應(yīng)一眼,神情略帶不屑,好似在說,你說無關(guān)就無關(guān)?我把鹽引賣出去,卻害人家挨板子,那以后誰還敢從我這兒買鹽引?
一旁的林廷選趕緊道:“此事乃事急從權(quán),衙門不會追究……”
“不可!”
沈溪直接抬手阻止林廷選說下去,道,“本官絕不能做知法犯法之事,明知有罪而不究,那本官豈不成罔顧法度的宵小之輩?”
說到這里,在場的官員面色都有些難堪,沈溪分明是在指桑罵槐。
林廷選道:“沈中丞或可將鹽引贖回,重新買賣,或者……讓地方士紳商賈找買鹽引的商賈商議,平價出售?!?
沈溪又不屑地打量林廷選一眼,你們怎么盡想好事啊,我辛辛苦苦賣出去,贖回來平價賣給你們,我吃飽了撐著?
人家買了我的鹽引,我會告訴你們他是誰,再讓你們?nèi)ビ妹{迫的方式,威脅人家把鹽引平價賣給你們?
沈溪續(xù)道:“本官既已將鹽引售出,概不退換與加價。本官倒是有一策,若以其往鹽場提鹽,再將鹽轉(zhuǎn)賣……卻不知是否合乎大明律?”
沈溪說完,打量林廷選,有詢問的意思。
我已經(jīng)把鹽引賣出去,不會加價賣給地方的鹽商,但可以先讓買鹽引的商賈去鹽場提鹽,再把鹽連同鹽場返還的勘合憑證一起加價轉(zhuǎn)賣,如此一來賣的就不是鹽引,而是鹽本身。
你林廷選不是精通《大明律》嗎,你倒是說說這樣合不合法?
所有人都看著林廷選,林廷選黑著臉道:“既已提鹽,鹽本為商貨,可由商賈自行轉(zhuǎn)賣,此舉自然合法!”筆趣庫
這會兒就算不合法,林廷選也要說合法。
如果不把沈溪手頭上的鹽引給買回去,那廣東未來一年可就要鬧大亂子。
這鹽可是地方衙門和百姓的命門,鹽路一出問題,那各行各業(yè)都會出問題,廣東鹽場生產(chǎn)的鹽賣不出來,拿不到朝廷補給,廣東百姓吃不上鹽,鹽價說不定一斤價格能破百文,百姓非鬧民變不可。
沈溪遲疑道:“既合乎《大明律》,那鹽場內(nèi)……是否會供鹽不足?”
林廷選剛要說話,章元應(yīng)搶白道:“就算不足,也會補足,絕不會有一斤鹽的缺額。”
“唉!”
沈溪未置可否,只是幽幽嘆了口氣,眾目睽睽下轉(zhuǎn)身到正座上坐了下來,像是在思考問題。
在場的官員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兒上。他們猜出沈溪正在盤算到底是留在廣東提鹽,還是去福州跟佛郎機人做鹽換茶的生意。
照理說廣東地方上給沈溪制造這么多麻煩,沈溪寧愿走也不會留下,但去福州畢竟山長水遠,還要冒佛郎機人反悔等無謂的風(fēng)險,沈溪或許會“網(wǎng)開一面”留在廣州府。
思索再三之后,沈溪才嘆息道:“既如此,那便定下了。不過鹽場是否先把百姓的鹽給放了?”
“當(dāng)然?!?
章元應(yīng)道,“鹽場之前已跟藩司奏稟過,如今鹽場內(nèi)的貨倉均已開啟,就等百姓提鹽。來人啊,快去番禺的興盛場鹽場傳令,立刻放鹽給持鹽引的百姓!其余各大鹽場也遵令而行!”
這話一放出去,驛館外面圍觀的百姓發(fā)出一陣歡呼。
這會兒很多沒提到鹽的廣州百姓都回城在驛館外等候消息,聽說能提鹽,那就是說各大官署間的斗法已經(jīng)結(jié)束,他們這些小老百姓能用十幾文的價錢去鹽場提鹽,這些鹽足夠一家人吃上幾個月,甚至是一年。
沈溪道:“本官會讓商賈親自往鹽場提鹽,車馬方面……”
章元應(yīng)趕緊補充:“車馬自會有地方士紳和商賈籌備,只管讓持鹽引的人過去提鹽即可!”
**************
ps:第二更到!
天子繼續(xù)求訂閱、打賞、推薦票和月票鼓勵!(未完待續(xù)。).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