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學校的孩子們陸陸續(xù)續(xù)都在向小學的方向走。
小學這個地方確實不錯,不光工作輕松,工分也比別的地里的分高。
周玉齡原本在村子里的口碑就不錯。
再加上她在學校招考這一次的事情里辦的漂亮,所以知青們都更加對她服氣。
尤其是她關(guān)于毛主席的那一番論,連支書聽了都忍不住為之動容,還不住地感慨,不愧是來農(nóng)村下鄉(xiāng)的好同志。
覺悟就是不一樣。
現(xiàn)在連蔣月桂那個攪屎棍,也被清除出去。
張老大她也有接觸過,一個年紀在四十歲左右的知識分子,身上有幾分傲骨,平日里總是戴著一副眼鏡,就是老好人的性格。
這下子連最頭疼的同事關(guān)系都沒有了。
周玉齡怎么想都覺得舒服。
等真正到上課的時候,她看著臺下零零散散坐著的十幾個學生們,心里不免動容。
一年級的孩子是四個流著鼻涕還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
越往高年級,學生的數(shù)量就越少。
一到六年級的孩子們?nèi)慷甲谶@一間教室。他們的皮膚都是常年跟著大人屁股后面拾麥穗曬出來的黑皮膚。
臉上和衣服上都臟兮兮的。
在村子里,尤其是年紀大的孩子,愿意讓他們上學的家長非常少。
但凡在家里能做點農(nóng)活,都比送到學校上學強。
上學沒有工分,分不到糧食。
周玉齡暗暗下定決心,她一定要把這些孩子們教好,只要她教出成績了,家長們也就愿意讓更多的孩子來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