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張培看著坐在椅子里,盯著文書出神的顧正臣,他已經(jīng)保持這個狀態(tài)近半個時辰了。
除了幾聲長吁短嘆,再無任何動作。
張培看向門口,顧誠端著托盤走了進來。
顧誠見顧正臣沉思,不敢打擾,放下熱茶,端走冷茶,又給張培換了茶碗,回頭見顧正臣還在思慮事情,便走了出去。
張培守在一側(cè),直至“咚咚”的打更聲傳了進來。
顧正臣抬起頭,看向張培:“什么時辰了?”
“已是二更。”
張培肅然回道。
顧正臣合起朝廷文書,端起茶碗,品了口溫熱的茶水,問:“獄房有消息嗎?”
張培微微點頭:“姚鎮(zhèn)在一個時辰前來過,見縣尊在思慮事情,沒有打擾。他說郭杰、郭寧、郭梁很老實,并無大礙。另外,獄房的獄卒陳九二想要接近郭杰,被姚鎮(zhèn)給擋了回去?!?
顧正臣淡然一笑:“這幾人,未必是什么大人物,但對于郭家來說,是一個門面,臉面。闖入菊花宴,強行帶走三人,可以告訴百姓,本官只認事,不認人。走吧,跟本官去看一個人?!?
張培有些意外,這都二更了,還去見誰?
戶房屋舍。
孫娘捏著針,熟練地縫制著布料,縫合好一處之后,翻過來,看著外側(cè)口袋并無縫隙,對比下圖紙樣式,見并無不妥,再翻過包,縫制下一處。
燭火猛烈地跳動起來,過長的燈芯擾了寧靜。
孫娘拿起剪刀,伸入火焰里,剪去一截燈芯,燭火頓時小了些,房間暗了不少,很快,燭火便又恢復了明亮,安靜地燃燒著。
門外傳來了腳步聲,孫娘盯著門口的方向。
“孫娘,是我?!?
顧正臣站在門外喊道。
孫娘起身,開了門,看著顧正臣就要下跪,顧正臣抬手扶?。骸胺鞘翘蒙?,無需如此?!?
“縣太爺?!?
孫娘很是感激。
顧正臣看向身后的顧誠,顧誠端著一壺菊花酒,一些重陽糕走了過來。顧正臣解釋道:“因為你的身份,重陽節(jié)無法外出,好歹是個節(jié)日,勉強過一下吧。”
孫娘看著冒熱氣的重陽糕,看著菊花酒壺與酒杯,眼淚奪眶而出。
想以往,丈夫尚在時,日子過得雖是艱辛,可每逢重陽,丈夫也會釀些菊花酒,打給鄰里??扇缃瘢咽翘烊擞栏?,自己也成了囚犯……
“好了,別傷感了,說說正事吧?!?
顧正臣不知如何安慰,只好轉(zhuǎn)了話題。
孫娘擦了擦眼淚,強忍悲傷,走入房間里,對跟進來的顧正臣說:“下午時已縫制好了一個,只是縣太爺所說的卡扣沒有,所以……”
顧正臣接過孫娘遞過來的戰(zhàn)術(shù)背包,仔細看了看,不由地敬佩。
古代縫制衣物等,全都是手工裁剪縫合,沒有縫紉機,但他們的手藝卻絲毫不輸給縫紉機。
戰(zhàn)術(shù)背包的縫合并不復雜,只是相對衣物而,多了點內(nèi)部空間,多加了一些外在容納口袋,技術(shù)上不存在問題。
只是為了讓背包貼身面更挺立,不至于塌下去,貼身面充入了一層薄木片,外面襯上麻布,避免硌人。
背包帶,直接用麻布加厚加寬即可。
沒有拉鏈,用的是活繩結(jié)配合繩扣。
背包里面分隔了三個空間,外部設(shè)計了兩個小點的空間,兩側(cè)各縫制出一個空間,底部還設(shè)計了一個橫向空間,合計八個空間。
顧正臣看向張培:“步卒輕裝追擊,通常帶幾日口糧,多少斤?”
張培嚴肅地回道:“通常是三日,不過五日,十五斤糧。再多,則會耽誤行軍速度,追擊不及?!?
顧正臣微微點頭,看向顧誠:“去取三十斤米來,十斤晾曬好的熏肉,兩個水囊,打滿水。”
顧誠答應一聲,沒過多久,便提著米袋子等走了進來,顧正臣找來麻布角料,包起大米,一包大致一斤,一頓飯口糧,顧誠、孫娘也在幫忙,張培不明所以。
包完三十個小米袋之后,顧正臣將小米袋子塞入被背包之中,緊密塞實,將背包里面的空間占個小滿,將熏肉放在里面與外部兩個小空間里,占滿扎好繩子,扣上繩扣。
顧正臣將水囊塞入背包兩側(cè),這種水囊,說穿了就是豬的膀胱制造的,結(jié)實耐用還防水,塞好口之后,也不會輕易漏水,容量上有多有少,一般水囊接近一斤水。
忙完之后,顧正臣看向張培,伸出手:“拿來?!?
“什么?”
張培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