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馬威這種手段,看得出來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夠無視的人卻很少。
因為誰也不敢保證對方會不會鋌而走險,或者因為臨時變故而假戲真做。
可高務實就敢。
因為,雖然他和恰臺吉素未謀面,但卻已經(jīng)從各種渠道搜集到了有關于他的許多信息,這些信息已經(jīng)足夠高務實對他的性格、心態(tài)等作出精確的判斷。
恰臺吉有些什么性格特點,為人處事的方式又如何,這些都是重要的判斷來源。
所謂“料事如神”,其實說穿了,根本就是料“人”如神,尤其是中國古代的所謂廟算,更是偏重于料人。紅朝太祖在戰(zhàn)爭年代就是因為把凱申物流“料”得死死的,所以才死死克制住了國軍。
譬如高務實做秘書時翻過特殊時期的某個小冊子,里面就提到紅太祖曾在讓林帥南下錦州而林帥猶豫再三之后發(fā)了火,拍電報跟林帥說:“你打不打,你要是不打,你來中央,我去!”
其原因就是,他料到凱申物流在林帥大軍調(diào)動之時肯定會猶豫,而錦州被打之后又肯定會忙中生亂,把廖耀湘慌忙派出去救火,屆時只要堵死并殲滅廖耀湘,整個東北一盤棋就全活了。
而林帥,固然在軍事指揮上沒什么好說,他當時的計劃也足夠穩(wěn)妥,可是卻無法站在紅太祖那個高度來看待全局,更無法把凱申物流在各個局面下的心態(tài)和反應料得那般徹底,因此就不如紅太祖那樣,能夠頻頻出現(xiàn)神來之筆了。
此時的高務實也沒有料事如神,他只是已經(jīng)把恰臺吉的心思分析透徹罷了。
恰臺吉這個人,首先一點必然可以確定的,就是他極度忠誠于俺答汗。
忠誠,本就是一個很難能可貴的品質(zhì)了,一般體現(xiàn)為“凡是大汗做出的決策,我都堅決維護;凡是大汗的指示,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而極度忠誠,則更勝一步,到了“凡是大汗希望完成的事,我都要想方設法幫他完成,哪怕付出一切,也在所不惜!”這樣的地步。
那么,大汗的決策和指示是什么呢?
通貢互市!
俺答跟大明來來往往打了幾十年,所求的其實不過就是一個互市,為此他甚至愿意稱臣納貢,當著眾多部下的面宣布“世世代代,永不背盟!”
所以,大汗的決策和指示就是堅持通貢互市。因此,恰臺吉不管做什么事,都必須先做一個假設:我這樣做,會不會影響通貢互市?
既然如此,高務實何懼之有?
大明的脾氣是明擺著的,簡直就是個只能順毛摸的驢,你要是敢讓大明面子上下不來臺,大明就敢拼著里子不要,也跟你剛到底。
他高務實堂堂一個冊封順義王全權(quán)欽使,代表的大明皇帝,恰臺吉吃了熊心豹子膽了敢真正跟他動刀子?
殺我?且不說你辦不辦得到,就算你辦得到,殺了我之后,這通貢互市還有個屁的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