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泰最終只拿了禮單在手,而堅決拒絕了雷遠連夜準備的禮物。
雷遠也不勉強。既然周泰明白了廬江雷氏的實力,他便不再多做耽擱;于是客客氣氣地道別,直接拔營離開。臨走前,把十匣子“禮物”往前晚挖掘的壕溝里一扔,也算是入土為安了。
千余人馬當天折返樂鄉(xiāng)縣城,將士們各歸本營稍許休息,而雷遠繼續(xù)投入繁忙的工作。
想要真正掌控樂鄉(xiāng)縣,還有很多事情要做,眼下的當務之急,是盡快收攏原本掌控在宗帥、賊寇手中的人口和財貨。
高峰山下的勝利以后,有實力、也有膽量與新任樂鄉(xiāng)長對抗的地方勢力,可以說徹徹底底都被摧毀了,因此雷遠折返縣城以后,立即分派兵力,挨個接收縣境內(nèi)星羅棋布的莊園、塢壁,由部曲中可靠的軍官接替原有的宗帥勢力進行駐防。同時,從周虎手下的宗族管事當中分出一批能夠暫時管理地方的人手,迅速掌握地方行政。
而周虎親自領十名部下文員一早出發(fā),巡行各處,搜集原本掌握在宗帥手中的賬冊記錄,同時檢查糧倉、軍械庫、畜廄,前后用了兩天時間,將之盤點清晰,重新造冊登記。
這種工作,換了一般的縣衙,萬不能辦得如此利索,全賴廬江雷氏本身自帶著宗族管理的完整體系,在從灊山南下的過程中又額外挾裹了一些讀書人為辦事的骨干。
次日晚間周虎折返,立即向雷遠匯報。
因為雷緒仍是廬江雷氏宗主,因此雷遠給自己選擇的住處并不在緊靠縣衙的雷氏大宅,而在城池東北角的一處軍事設施中。那片地方在百年前應是縣中大戶的庭園,緊靠東北角的城墻,有幾座規(guī)模不小的大屋,用巨木和夯土構建,至今仍很堅固。雷遠將之辟為軍械庫和軍營,由他本人帶著自家直屬部曲駐扎,另外還安置了少量仆婢。
雷遠所住的宅院直接位于軍營中,內(nèi)外兩重,房舍尚未修繕完畢,有些灰撲撲的感覺,房間里的陳設也很普通。這時候夜已深了,屋子里點起燈火照亮,正中放了個鐵暖爐,幾根木柴在其中燒得噼啪作響。此外并無旁人伺候。
周虎將數(shù)十份版牘列開,為雷遠仔細分剖。
首先是人口。此番遭到剪除的各家宗賊豪帥,以黃氏、杜氏、程氏等北來強宗為主,另外還有二十家左右的附從小族,被他們掌握的人口,包括其家族下屬的徒附賓客之類,共計二千八百戶,男女丁口一萬三千六百余……原本的數(shù)量會更多些,因為過去幾天里的作戰(zhàn),死了一些、逃散了一些,需要以后再慢慢處置。
這個數(shù)字著實不少了。
玄德公費了偌大的心力,從淮南接應來了廬江雷氏五萬人丁,其中能歸屬軍府直轄的不過半數(shù)。然而就在距離公安城不遠的樂鄉(xiāng),就在左將軍的眼皮底下,那么多豪族宗帥坐擁實力,自行其是,左將軍一時間還拿他們并沒有什么好辦法。
這其中的具體原因,怕是牽扯到荊州士族憑借在本地的勢力和影響力,與左將軍府之間的進退折沖。雷遠畢竟是外人,一時沒法體會其中奧妙。
但雷遠非常清楚自己在樂鄉(xiāng)的任務。玄德公需要一個穩(wěn)固的樂鄉(xiāng)縣來壓制東吳勢力的北上滲透,雷遠就必須全力營造一個穩(wěn)固的樂鄉(xiāng)縣。在此過程中,那些宗帥們的覆亡自然歸咎于東吳勢力的誘引,歸咎于彼等自不量力的反亂,此后對宗帥所屬戶口和物資的重新分配……那都是理所應當,自然而然,誰也說不出反對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