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見薛讓打噴嚏,他身邊的副將關(guān)切地問:“國公爺可是身體不舒服?”
薛讓擦了擦鼻子道:“倒也沒有,許是有些水土不服吧?!?
京城風(fēng)沙大,他覺得自己是不是不習(xí)慣。
這時候有個士兵跑上了城樓,在他面前跪下來:“國公爺,有您的一封信,從定國公府送來的!”
士兵雙手奉上了個信封。
薛讓這會子正要演練軍隊呢,哪里有時間看家書。便揮手道:“先拿回去放我書案上,我一會兒再看!”
士兵有些遲疑道:“可送信的人還等著大人您的回信呢,他一起帶回去?!?
薛讓更不耐煩了:“你放到我房中就是了,哪兒這么多話!”
士兵猶豫片刻,只能先退下了。
薛讓便繼續(xù)專心致志地訓(xùn)練軍隊。等到他回房休息的時候,已經(jīng)是夜幕降臨,寒風(fēng)來襲了。
他先喝了一口酒,烈酒沿喉嚨火辣辣地滑下去,驅(qū)散冬日的寒冷。才靠著椅背,慢悠悠地打開了家里的來信。
老夫人在信中說,裴子清想娶元瑾為正妻,還請了曹老夫人上門提親,問他是什么意見。不過她覺得這是一門極好的親事,打算先同裴家商議一番。
薛讓看了嗤笑:“這裴子清……平日還裝得一本正經(jīng),原是暗地看上了元瑾!”
裴子清若是娶了他名義上的繼女,兩個人的輩分還不知道怎么論呢。到時候他要回去,定要逼他叫自己一聲岳父聽聽!
薛讓慢悠悠地放下了信紙,突然間,覺得有什么地方不對。
他突然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薛元瑾,不是靖王殿下的人嗎……靖王還曾將貼身玉佩給了她!
那裴子清,怎么能娶元瑾呢!
而且,母親既然覺得這門親事極好,搞不好已經(jīng)開始談婚論嫁了!如果靖王殿下追究起來……
薛讓原地走了幾圈。不行,他要趕緊修書一封回去,跟母親把事情說清楚,不能讓這門親事繼續(xù)下去!
薛讓高聲對外面道:“來人!”
下屬聽到他喊,連忙跑了進(jìn)來:“國公爺有事吩咐?”
薛讓道:“你去把剛才給我送信的人叫進(jìn)來!”
下屬有些疑惑:“啊,國公爺……什么送信的人?”
薛讓又急又怒,一腳踹了過去:“剛來送家書的,快把人給我找過來!”
下屬應(yīng)是,從地上爬起來,跌跌撞撞的趕緊去找那送信的人過來。
這時候又有個士兵通傳了進(jìn)來,跪下稟報:“國公爺,靖王殿下密函!”
靖王這信發(fā)出雖然比老夫人遲了一天,但老夫人那是家書,自然來得慢。靖王殿下的信,卻是以軍機(jī)密函加急送至,所以不過半天就到了。
薛讓摸了把冷汗,道:“拿來我看!”
眼下沒有軍情,殿下來信恐怕就是為了元瑾的事。
他本還幻想著若是靖王殿下沒發(fā)現(xiàn),他可以把這件事掩蓋過去的?,F(xiàn)在看來是癡心妄想了。
薛讓打開一看,只見信中果然寫的就是元瑾的事!
他沉聲道:“給我拿紙筆進(jìn)來!”
他得趕緊給老夫人回信,讓她阻止這門親事。同時還得趕緊給靖王殿下回個信,向他把整件事解釋清楚才行!
寫完之后,薛讓直接派了兩個士兵騎戰(zhàn)馬,連夜加急送回京城去。
京城之外的薛讓焦頭爛額,定國公府卻是喜氣洋洋。
似乎是知道元瑾繡藝不好,第二日裴家派了兩個女紅最好的繡娘過來,給元瑾量了嫁衣的尺寸,跟崔氏商量了繡什么花樣,是金線繡鳳穿牡丹,還是喜鵲等梅。冠上又嵌什么樣的寶石,用點翠還是金累絲。
老夫人也在一旁參謀,直到婆子拿了一封信進(jìn)來。
“國公爺回信了。”婆子將信交給老夫人。
老夫人便放下茶盞接過了信,還有些腹誹,這信怎回得這般快,然后掃了一遍內(nèi)容,頓時臉色就變了。
她立刻就合上了信,跟崔氏說了聲“暫時別選了”,就匆匆進(jìn)了內(nèi)室。崔氏還有些納悶,老夫人這是怎么了,方才大家不是還商量得高高興興么。
老夫人卻是將信翻來倒去看了兩遍,心里將薛讓罵了一通。
這蠢物,這般重要的事也不提前告訴她!就算是靖王殿下讓他不要外傳,但告訴了她,她會說出去不成?至少讓她平日里行事心里有個底,不會胡亂給元瑾許什么親事。
眼下可倒好,弄成這樣該怎么辦。
但薛讓又說了,靖王殿下這事不能讓旁人知道。那便是平白無故退親,讓她怎么開得了口。
老夫人靠坐著羅漢床吁聲嘆氣,過了會兒才摸了把額頭。
罷了,還是先告訴裴家那邊,親事暫緩吧。
她走出去,讓繡娘和別的婆子先下去,才告訴崔氏:“這門親事——恐怕咱們是不能答應(yīng)了。”
崔氏聽了大驚失色,怎的老夫人突然就想悔親了!她問:“老夫人,究竟出了什么事了?”
老夫人道:“秀程,自你入府來,覺得我對你如何?”
秀程是崔氏的閨名。
崔氏自然道:“老夫人待我恩重如山?!?
她以前在薛家的時候,因為沒讀過什么書,說話做事又直,幾個妯娌連同薛老太太都看不上她。但是到了定國公府,老夫人卻是真心待她好的,崔氏當(dāng)然也極喜歡老夫人。
“那便好?!崩戏蛉苏f,“我是絕不會害你和阿瑾的,這門親事不能答應(yīng)——”崔氏正想說什么,老夫人卻按住了她的手,語氣有些鄭重,“但我向你保證,這絕不是一件壞事。”
崔氏一時腦子里一片空白,被這件事突然的發(fā)展給搞蒙了。
雖然她是非常信任老夫人的,若不是老夫人,她們一家哪里能到京城來,還住進(jìn)了國公府里,過著以前想也想不到的日子,元瑾又怎么會有這么好的姻緣。但是裴大人這般好,怎么就突然要推拒了呢。拒了他,元瑾嫁給誰去?
崔氏一時有些憂慮。
“那裴大人那邊呢,咱們不是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嗎?”崔氏問。
老夫人嘆了口氣說:“明日就是太后壽辰了,一時半會兒也來不及,只能等壽辰之后我再親自去說了。”
崔氏想了想,咬牙點點頭:“那我一切聽您的!”
老夫人聽了很是欣慰,崔氏雖然重利,但卻是很信任她的。
西照坊靖王府中,朱槙也接到了薛讓的回信。
他坐在一把太師椅上,指尖摩挲著信封。
薛讓在信中說他遠(yuǎn)在京衛(wèi),根本不知道家中發(fā)生了此事。不過他已經(jīng)告訴了老夫人立刻停下了,并誠懇請求他的諒解。
本想著不日就上門提親的,但又遇上了太后生辰一事,只能暫緩片刻了。
“明日太后生辰,東西都備下了吧?!敝鞓晢柕?。
下屬恭敬回答:“殿下放心,都備好了?!?
朱槙才淡淡地嗯了一聲。
***
第二日便是太后的生辰了,因裴子清的事還未解決,元瑾倒也沒什么心情。
她還等著陳慎的信什么時候能送去都察院。
自然,元瑾是沒想過陳慎能從哪里找個位高權(quán)重的人來給她提親的。
寶結(jié)給元瑾梳了個偏心髻,戴了一支蓮花苞金簪,點翠的花枝頭面,一對白玉的耳墜。再著藕荷色提花緞面夾襖,湖藍(lán)色纏枝紋馬面裙。
紫蘇在給她戴手鐲的時候,卻笑著說:“別的都好,只是小姐常戴的這個香囊是紅綢的,和這身顏色不配,應(yīng)該搭一個鵝黃或是蜜合色的香囊才好看?!?
紫蘇說的,正是元瑾用來裝玉佩的那個香囊。
元瑾淡淡道:“那取了就是了?!?
只是把香囊解下來之后,元瑾就想起陳慎說要她隨身佩戴,可去災(zāi)避禍的話。
罷了,今兒既是去宮中,仇人扎堆,那還是戴著吧。
元瑾便將里頭的玉佩拿了出來,系在了腰間。那玉佩淡青溫潤,流蘇墨綠。倒是更好看。
“原是個玉佩啊,倒是極好看!”紫蘇笑道,給元瑾整理好了流蘇,再披了個石青刻絲灰鼠披風(fēng),主仆才一道出了門。
今日元珍則是盛裝打扮了一番,不僅戴了金累絲的紅寶石寶相花頭面,鳳銜珠金簪,還穿了件玫瑰紅織金纏枝紋緞襖。而老夫人則正式地穿了一品誥命的大妝服飾,戴著極重的一品誥命頭飾。
她仔細(xì)打量兩個孫女的衣著,覺著沒有問題了,才一并上了馬車。
馬車悠悠地朝著紫禁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