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家在成都府算是不大不小的書香人家,人生百態(tài),夏家自詡歷經(jīng)三朝書香,不想潑才橫出。本文最快\無錯到抓機閱到了付家,趙長卿才知什么叫書香之家。
付家長子在外頭做官,家里老太太便隨著小兒子小兒媳過日子。付老太太是個極和氣的人,笑,“前些日子接著信,我心里就惦記著,原本我說親家老爺千里迢迢的自西北回來,一家子骨肉團聚,天大的喜事,想著叫你們姑丈送你們姑媽回娘家看看,偏生趕上族中有了白事,一折騰折騰了大半個月,就給耽擱了。如今你們來了,我便放心了?!贝蚵犗睦咸纳碜?,夸趙長卿模樣秀麗大方,贊夏玉越發(fā)出息懂事,還關(guān)切的問了幾句夏家在西北的事,又問兒媳婦院子可準備好了。
小夏姑媽年不過三十出頭,瞧著仍仿佛二十許人,笑道,“院子我已經(jīng)準備好了,就是東邊的桂院,那是處二進小院,且有一處院門通外頭街巷,阿文若有朋友出入往來也便宜。那位馮公子就住在你們隔壁的海棠院,談詩會文的離得近?!?
付老太太笑,“讓玉兒跟我住吧,我就喜歡小孫女,嬌聲脆語的,說說笑笑才好?!?
接著又見過了小夏姑媽的三個兒子,長子付宣,次子付宏,三子付安,付宣十二歲,付安也已經(jīng)八歲了,俱都在念書。趙長卿早預(yù)備了見面禮,皆是一人一套上品的文房四寶。相見之后,夏文便去書房見付姑丈了。
在付老太太屋里說了一席話,得了一套見面禮,付老太太便讓兒媳婦與趙長卿回屋說話去了。小夏姑媽說的是舊話,只是更加細致,說到夏老爺?shù)墓偎?,小夏姑媽輕輕一嘆,道,“若論咱們這樣的人家,雖不是什么顯赫出身,可本鄉(xiāng)本土的,等閑也出不了這樣的事。成都府中,蜀王一手遮天,就是總督巡撫也要讓蜀王府三分的。當初出了事,初時并不知是蜀王府之意,托了好些人才知是蜀王府授意,最后仍被判了流放。”
“初時只知道平安到了西北,幸而阿文認識得好朋友,一路扶持。”小夏姑媽說起來仍是傷感,望著趙長卿又是一笑,“所謂否極泰來,我再料不到阿文有這樣的運道,能結(jié)下這樣好的親事?!?
趙長卿謙道,“小姑媽過獎了,想來都是命中的緣分。”
小夏姑媽微微一笑,問趙長卿,“來了蜀中覺著可好?衣食住行可還習慣?”
趙長卿笑,“別的都好,就是蜀中人吃飯極辣,以往只在書中看到過,不覺什么,如今見了才知厲害。”
“這很是。我們在蜀中吃慣了辣子,先時我隨你姑丈去帝都做翰林,只覺著帝都飯菜無甚滋味,非要有辣子下飯才吃得下。無妨,我都料到了,你們那院里單有小廚房?!毙∠墓脣屝Γ拔蚁胫?,西北的風俗與蜀中不大相同,你初來,定有些不適應(yīng)的。你有什么想吃用的,只管吩咐小廚房去做就是?!?
趙長卿先道了謝,又道,“小姑媽疼我,我卻之不恭。只是我想著,我們過來,并非一朝一日,起碼要住到明年相公秋舉后。桂院一應(yīng)花銷費用,不是跟小姑媽客氣,若是沒銀子倒罷了,如今還不至于此。且這般亦是長久相處之道。”
“這也由你罷。文哥兒要念書,瑣碎事情便多,都要你來打點。就是文哥兒的口味兒,府上大廚房做的,也不一定有你們自己張羅的合胃口?!毙∠墓脣屖莻€極明白的人,笑,“我知你定帶了貼身的丫環(huán)過來,故此沒在桂院安排貼身使喚的。那院里粗使婆子有四個,做些打掃的活計。另外,還有兩個是漿洗的。你們初來,府里的事怕不清楚,我身邊的素馨,還算得用,叫她過去幾日,待你那里都熟了,我再叫她回來?!闭f著叫素馨出來相見。
趙長卿見素馨模樣頗是老成,梳著婦人的發(fā)髻,便知定是小夏姑媽倚重的嬤嬤。素馨見禮,趙長卿還了半禮,笑,“看嬤嬤就知是小姑媽身邊的老人兒了,我年輕,有不知道的事,您指點我?!辟p了素馨一個荷包。
素馨謝了賞,便退下了。
小夏姑媽看趙長卿的舉止便知是見過世面的人,心道大哥大嫂眼光真正好,給侄子娶到這樣出挑的媳婦。接著,小夏姑媽方說起娘家事來,道,“咱們家人口簡單,大哥大嫂俱是和氣人,二哥二嫂早分了家的,二嫂好強些,也不是不講理。哎,就是你大姑媽,我們是親姐妹,我再沒有不知道她的。她命苦,年輕時頗經(jīng)了些坎坷,脾氣便古怪了些。老太太年歲大了,老小孩兒老小孩兒的,便沒個準兒。你是長房長孫媳,這話我也不與別人說,只得你多包涵了。”
趙長卿笑,“姑媽放心,老太太很疼我,大姑媽也和氣,蓮姐兒那孩子也很有幾分天真爛漫。就是族里的長輩,也沒有不好的?!?
“那就好?!毙∠墓脣屜胫?,趙長卿身上畢竟是六品誥命,皆是因她這戰(zhàn)功,大哥罪名被赦,一家子得以回鄉(xiāng),的確不能視為尋常媳婦,娘家客氣些也是應(yīng)該的。
說了會兒話,小夏姑媽便讓趙長卿去休息了,此方取了母親的書信看。小夏姑媽看過都要苦笑了,嘆口氣,母親在信中對趙長卿頗多抱怨,說趙長卿自恃誥命在身便不將長輩放在眼里,如何得理不饒人的欺負趙蓮,當然,更不將守寡的大姑媽放在眼里。
只一看這字跡,小夏姑媽便知母親定是吩咐人去街上專門替人寫書信的攤子上寫的。
都這把年紀了,安享兒孫福多好。趙長卿這樣的本領(lǐng),出身官宦門第,看其舉止談吐,就不似尋常人,你想叫她做小伏低、任你揉圓捏扁,這不是白日發(fā)夢么!聽說趙家人這才走,竟然還在趙家人眼皮子底下發(fā)生這樣的事,真是丟臉丟夠了!
一時付姑丈也回了院里,小夏姑媽起身迎接丈夫,笑道,“回來了?文哥兒文章可還好?”
付姑丈坐于榻上,笑,“文章并沒落下太多,要我說,比先時沉穩(wěn)了。我想他趕了這大半日的路,就叫他回去歇著,待晚上與他喝幾杯。待他先把文章做好,我?guī)ヒ娨灰娕笥选>褪桥c文哥兒一并來的馮公子,學(xué)識也不差?!?
小夏姑媽笑,“那就好。我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有學(xué)識的人在一處,一道上進才好。”娘家侄子上進,小夏姑媽極是喜悅。
付姑丈把玩著一柄牙骨描金扇,一下子一下子的敲在掌心,問,“見著文哥媳婦了?”
“見了,一點兒都不膀大腰圓?!毙∠墓脣屢崔碚煞?,也不知這個年紀,怎么還有這許多好奇心,笑,“是個秀美知禮,極有教養(yǎng)的姑娘?!?
付姑丈笑,“文哥兒這媳婦娶的好,頗有不凡之處?!?
此時,趙長卿正在看著丫環(huán)收拾院子,小夏姑媽安排之妥當齊全,比之先時他初到夏家那幾間空蕩蕩的屋子可周全多了。尤其這院子,非但出入方便,院中一株合抱粗的桂花樹,也是極好的兆頭。
趙長卿暗暗感嘆:老夏家的女人們,分化的還真厲害。
住在付家,非但事事便宜,關(guān)鍵是,人家不窩里斗,這就是難得的清凈太平美好和氣的日子了。付老太太早不管家里的事,亦不是拿捏兒媳婦的人,唯一的愛好就是聽書聽戲,如今夏玉住在付老太太屋里,她老人家聽書便不聽那些兒女情長、才子佳人了,時常帶著夏玉聽些史書上的故事,有時趙長卿過去,加上小夏姑媽,大家在一起摸紙牌消譴。
重陽節(jié)前,鋪子里送來了家中的信,趙長寧蘇白已經(jīng)平安的回了家,家中一切都好,凌氏強烈的表達了對夏老太太、夏姑媽的不滿,及若不是離得遠,定要去夏家說一說理的!再有就是叮囑趙長卿好生過日子,常送信回家,有難處只管說,不要瞞著。
隨信而來的還有一車家鄉(xiāng)的吃食土物,凌氏聽兒子說蜀中的鍋都是辣的,擔心長女不慣蜀中吃食,很是捎了些邊城的風味來。
成都鋪子里的掌柜也送了上好的菊花酒、肥螃蟹,趙長卿見東西有許多,分出兩份來,一份讓人快馬加鞭的送到青城縣去,另一份送到王老夫子的府上,這也算重陽節(jié)的節(jié)禮了。剩下的,趙長卿送了兩簍給小夏姑媽,笑道,“螃蟹不好放得太久,我就命人連同先時置辦的節(jié)禮,一并快馬給公公婆婆送家去了?!?
“這很是?!毙∠墓脣屝Γ绑π啡羰丘B(yǎng)著,定要用拌好的蛋清,放在涼爽之地,方養(yǎng)得幾日。如今家里園子里的菊花也開了,正好一家子吃螃蟹,賞菊花?!?
趙長卿笑,“是啊,一起說說笑笑,老太太再沒有不高興的?!?
家里還剩了一大簍子,趙長卿讓夏文請了相熟的朋友來家里吃螃蟹。付老太太極是喜歡趙長卿,常與兒媳婦道,“文哥兒這媳婦娶得真正好,大方知事?!眲e以為女人不要緊,一個男人,真能娶個好媳婦,可不止是自己前程受益。如趙長卿,小院兒的事安排的妥妥當當,一應(yīng)瑣事不必夏文操半點心,且為人半點不小氣,不說尋常事,便是小夏玉,也是四季皆有新鮮衣裳新鮮首飾,極有長嫂作派。
夏玉如今同付老太太身邊的一位季嬤嬤讀書,要趙長卿說,跟著付老太太就是最好的熏陶。付老太太是那種真正的貴婦人,有著非同一般的品味,即使趙長卿也時常想,將來老去后,若能如付老太太這般優(yōu)雅高貴,縱使老去也無礙的。
趙長卿打點人往青城縣送重陽節(jié)禮,夏文自然要給家里寫信,夏玉如今認得字多了,也寫了一封信給母親。夏太太接到節(jié)禮后很是詳細的問了押送節(jié)禮的平安,兒子媳婦在成都府可好?知道一切安好,夏太太便放心了。與夏老太太看趙長卿打發(fā)人送來的重陽節(jié)禮時,夏老太太道,“過幾日與他姑媽的重陽節(jié)禮一道送來就是,偏要弄這些虛排場。”
夏太太笑,“別的都好說,那兩簍子螃蟹不敢多放的,這才提前送來了?!?
夏老太太道,“既是不能多放的東西,明兒叫了老二一家子過來,把螃蟹蒸一蒸吃了吧?!?
夏太太笑,“是。咱們家原人少,也吃不了這么些,要我說,分出一簍來給族長老太太送去,也是咱們的心意。”
夏老太太道,“文哥兒他們捎來的東西,你看著處置。”又問孫子如何可好?書讀到何處?
及至過兩日,夏老太太收到閨女差人送來的節(jié)禮,瞅著禮單同兒女們炫耀,道,“看看,這才是正經(jīng)節(jié)禮。”
這話也就是親娘能說,非但長房二房全當沒聽到,就是夏姑媽也不是多么痛快,她依附兄長過活,守著母親,原也不用預(yù)備什么節(jié)禮不節(jié)禮的,只是聽到母親這話,心里也難免有幾分犯酸。
小夏姑媽送來的節(jié)禮,夏老太太喜歡,小夏姑媽送來的信,夏老太太便不大喜歡了。無他,那信里除了問候家人的話,便是通篇贊趙長卿如何明理懂事,大哥大嫂如何眼光好,娶來這么好的兒媳婦。夏文一心一意的攻讀文章,小夫妻兩個也很和睦,就是夏玉也聰明伶俐,很叫人喜歡。
小夏姑媽原是好意,身為出嫁的女兒,自是盼著娘家好的。夏文有靈性,丈夫私下常贊夏文文章進境頗快。小夏姑媽想著,娘家三個侄子,夏文年紀最長,如今看來,念書上,也是夏文拔尖兒。如今夏文婚姻上極有運道,將來金榜題名,不怕沒有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