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院中的三合土的原料是黃土、石灰和沙子,加入用糯米熬成的粥,以及數(shù)種其他原料,
具體的屬于院中機密,諸位知道有這種技術(shù)就是了。”
“孫大人,我雖然不知道院中的三合土是哪種,但一定很費銀子,而且費事,
大明數(shù)千州縣,總不能都拆了重建吧,太倉庫掏空了也不夠吧!
先不說銀子夠不夠,但說拆除、重建都是巨大的工作量,而且原材料都不一定能弄齊。”
聽著張維賢的詢問,孫元化沉默了。
火器研究院中的三合土除了加了糯米粥外,還添加了植物漿、動物血、紅糖、桐油和蛋清、牛奶等。
崇禎見過一次,硬是真的很硬,堪比后世的混凝土,但就是太他媽的費銀子了。
按照火器研究院的方法,一里山海關(guān)城墻至少需要三萬兩銀子,是普通城墻磚的五倍以上。
這讓他想起一句話,醫(yī)學(xué)研究最大的失敗,不是我沒做出來,是我做出來了大家用不起,放在這里也是一樣的。
想到這里,崇禎決定這次回京了,集中搞水泥。
不為別的,以后戰(zhàn)爭的時候修碉堡用呀,特制三合土當然可以,但需要時間,哪有水泥方便、快速。
以現(xiàn)在飛雷炮的威力,水泥修成的碉堡,還真不一定能炸開。
“咳……”
見氣氛有些低迷,崇禎輕輕咳了一聲。
“你們都錯了!”
“都走入了極端的誤區(qū)了!”
“你們?yōu)槭裁炊荚谙胫烙鶖橙说幕鹌?,而不是想著進攻呢?”
“將敵人擋在大明的疆域之外!你們所擔心的城墻不夠堅固的問題不就不存在了嗎?”
“豈不聞最好的防御是進攻?”
咦……
聽著皇帝的話,眾將都輕咦了一聲,眼睛猛的一亮。
最好的防御是進攻這句話說的太好了。
攻和守是矛盾統(tǒng)一體,攻守轉(zhuǎn)換乃是兵家常事,歷史的長河中很多次的大戰(zhàn)都是以攻代守。
諸如巨鹿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淝水之戰(zhàn)等等,都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zhàn)爭。
“陛下這句話講的太好了,臣聞之如醍醐灌頂,很多大戰(zhàn)的結(jié)果證明,對手遠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強大,先破心中賊,才能破山中賊?!?
“對,就拿建奴的崛起過程中來說吧,十三副遺甲起兵,面對大明百萬大軍,依舊起兵了,若是心存畏懼,就沒有現(xiàn)為禍幾十年的建奴了?!?
“陛下大才,此等胸襟、魄力,臣等不及萬一!”
……
眾將發(fā)自內(nèi)心的恭維著,也暗自警醒著自己。
單是這句最好的防御就是進攻就能看出皇帝心中的大格局了,更能反應(yīng)皇帝的性格,喜歡掌握主動。
喜歡掌握主動的人,而且是帝王,那就是富有開創(chuàng)的,也是眼中容不下沙子的,以后可得小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