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下朝鮮之后,在政治上我們就擺脫了孤立的困境,在經濟上就沖破了大明禁運的封鎖,在軍事上粉碎了大明的包圍,
實話告訴你們,本汗已經成立了火器署,憑借著薩爾滸之戰(zhàn)中繳獲的火器在研究,現(xiàn)在進度還算可喜,
打下朝鮮,憑借縱深防線,緩個幾年,我們火器有了十足的發(fā)展,就能與大明對抗?!?
“更重要的是,朝鮮最南端的一座城池離大明山東的文登縣只有一百七八十里地,如果我們占領朝鮮,憑借地理優(yōu)勢,練水師,
以后即便不能打通山海關,還是可以從水路進軍大明的?!?
“與其早晚被大明干掉,不如我們先下手為強,搏上一搏,成功了,我們后世子孫都不用再生活在苦寒之地和遭受糧食等危機了,
失敗了,也能延續(xù)下去,本汗就不信大明能將我們所有人都屠殺了,這可是四五百萬人,
只要崇禎敢,即便他統(tǒng)一蒙古和周邊,疆土遠超歷代,那史書上照樣也會將他記載成一個暴君,
從土默特和鄂爾多斯的結局就能看出來,他不愿意承擔這個惡名的?!?
“怎么樣,干還是不干?”
“干的就留下,不干的就出城去遼陽運走本汗答應你們的物資,
從此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們的獨木橋,以后見面,就是你死我活的時候了!”
諸部落大汗沒有說話,但臉上的神色出賣了他們內心的想法。
不得不說,皇太極的這個提議很誘人,而且成功的可能性達到了八成以上。
就在眾人思索的時候,豪格疾步從殿外走了進來,在皇太極耳邊低聲說了幾句,皇太極臉色瞬間變了,隨即恢復了正常。
不待眾人有所猜測,皇太極道:“很久之前,本汗在寧遠城安插了一名細作,已經做到了游擊的武將,
結果前幾日大明戰(zhàn)報送到寧遠城的時候,被袁崇煥當著英國公張維賢的面給直接拿下了,已經押送到北京城了,
哦,對了,這名武將,袁崇煥知道他是本汗的人!”
這一刻,諸部首領的臉色極其精彩,實在是皇太極這話中透露出了太多的信息。
拋開皇太極的手段外,更是說明了寧遠方面或者說袁崇煥的態(tài)度了,由此可見,大明應該是不會接納他們了。
想到這里,科爾沁大汗奧巴臉上閃過一絲狠色,當即道:“皇……天聰汗,本汗跟你干了,東進朝鮮?!?
“本汗也干了!”
“算本汗一個!”
“哈哈哈,天聰汗,你果然比代善強太多了!”齊聚文學
……
有了科爾沁的帶頭,其他部落大汗也紛紛響應,群情激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