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請看,本汗的方法就是這里!”
皇太極看著湊上來的眾人,提筆在地圖上畫了一條箭頭和一個圈。
眾人看著圓圈的地理方位,心神巨震,眼中滿是思索之色。
皇太極不管眾人的神色,指著地圖繼續(xù)道:“朝鮮雖然以山地為主,但在沿海分布著漢江平原、湖南平原、金海平原、全南平原等等,
面積在一百二十萬頃,其中良田在八十萬頃,加上其它地方的旱地等可種植果樹、桑樹等等,至少還有一百二十萬頃,折合差不多在兩萬萬畝,
如果畝產(chǎn)按一石半算,一年就能產(chǎn)糧三萬萬石,而朝鮮全國也不過一千萬左右的人口,蒙古諸部加上大金人口撐死了也不過三百到四百萬,
兩者合起來,只有一千三四百百萬左右的人口,折算下來,人均在二十石糧食,
我們只要打下來,是不是就不缺少糧食了?
即便遇見大旱,我們也不用過于擔心,朝鮮三面環(huán)海,我們還能捕魚、搞點海產(chǎn)品等等來度過危機。”
皇太極說完,身后一名侍者上前給諸部大汗一人發(fā)了幾張紙,上面密密麻麻的全都文字和數(shù)字。
“這是本汗這大半年的時間派人在朝鮮統(tǒng)計出來的各種數(shù)據(jù),諸位可以看看!”
眾人翻看著紙張上的內(nèi)容,上面是關(guān)于朝鮮城池數(shù)量、人口、地理環(huán)境、氣候、礦產(chǎn)資源、耕地分布位置和面積、各道盛產(chǎn)的東西、賦稅等等。
蒙古諸部首領(lǐng)看著紙上的一行行數(shù)據(jù),眼睛瞪瞪圓溜溜的,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這個賬雖然算的有些理想了,但就算是打個對折,人均也有十石,絕對是能夠滿足所需了。
能做到一部大汗的位置,沒有幾個是傻子,紙上記載的內(nèi)容相互對比分析就知道這份資料絕對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也絕對都是真實的。
看著心動的眾人,皇太極心中冷笑,不怕你們心動,就怕你們不心動。
隨即立刻道:“更重要的是,因為前年的丁卯之役,我們連下義州、定州等等,一直打到了平壤,
國王李倧逃走,最后向我們求和,每年給我們歲貢,這極大的打擊了朝鮮軍民的士氣,
如果你們的加入,趁著五六月的枯水期,你們從長白山入境,經(jīng)會寧、鏡城,一路南下,
我們則是直接跨過鴨綠江,直撲義州,經(jīng)寧邊、定州,兩路大軍在谷山和德川會軍和修整,
兩路大軍并排南下,橫掃朝廷南半島,一定會勢如破竹、摧枯拉朽的攻下朝鮮?!?
看著皇太極在地圖上標出的作戰(zhàn)線路,科爾沁大汗奧巴冷冷道:“想法是好,但如果大明派兵援助怎么辦?”
“哼,因為和我們簽訂了江都和約,這算是背叛,朝鮮現(xiàn)在與大明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降到了冰點,他們會不會派兵都不好說,
且我們占據(jù)著遼東地區(qū),基本切斷了大明和朝鮮的接壤,就算是派兵增援從哪里過去呢?
從海上走,一次能運送多少兵力?補給怎么辦?
到時候他們引以為傲的紅夷大炮、大將軍炮等就沒有了用武之地,只要登陸,就會被我們的騎兵沖殺掉!”
黃太極說到這里,指著地圖上的一個小島:“至于說盤踞在這里的毛文龍部,不過是個跳梁小丑罷了,雖然離朝鮮本土很近,但他敢上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