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紀王府,他們的日子也會過得越來越好。
“行了,你也不必這般客氣,這本就是雙贏的事情,為本王辦事,本王自然是不會虧待你們。
本王雖然成不得好人,但對自已人從來都不會吝嗇。
對了,本王還有一件事。”李慎話鋒一轉(zhuǎn)。
“請紀王殿下吩咐?!?
李慎調(diào)整了一下姿勢,開口道:
“本王還打算在這里建一個莊子,你也看到了,這里還有大片的荒地沒有開墾,
放在這里也是浪費了。
這可都是良田,無論種什么都要比其他地方好。
所以本王準備讓人開墾出來種植,若是種植糧食,朝廷手一成稅收。
若是種植棉花,便跟以前一樣,四十稅一。
而且在我這里,可免征調(diào)徭役,你回去之后幫本王跟你們族里百姓說一聲,
若是有人想要過來,便直接過來就好。”
這里的百姓稅收跟管理的大唐百姓不通,不適用租傭調(diào),因為他們沒有手藝制作絹帛和麻布,
也就是在打仗的時侯才會被征調(diào)徭役,一般時侯還沒有這個。
所以,李慎才會說糧食收一成稅,來抵租傭調(diào),關(guān)內(nèi)都是四十稅一。
不過就算是十稅一,對于他們這些遺民來說也是一件喜事。
“王爺放心,下官回去之后就跟他們說?!?
麴智平連忙答應(yīng),不過他內(nèi)心還有些抗拒的,要是把部落里的人都弄到這里,
他這個太守不就成了空殼子了么?
只是紀王說話,他不敢不從。
李慎也知道不會太容易,人家在其他地方還可以放牧,在這里若是定居了,就少了一項收入來源。
但對于大唐來說,想要治理住這些游牧民族,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定居。
有了財產(chǎn)他們才會流連,才不愿意出去打仗。
慢慢來吧,李慎心中嘆息。
“還有最后一件事,既然本王要修學院,那便需要人手,你回去后詢問一下誰愿意過來干活。
反正棉花都已經(jīng)收完了,已經(jīng)入秋,也沒什么事情讓。
若是有人愿意過來賺點錢的,就讓他們過來干幾個月。
每個月給三百文,包吃包住。”
李慎說出了最后的一件事情,修建學校還是找本地人干活方便一些,而大工匠從關(guān)內(nèi)調(diào)集就可以。
麴智平對這個倒是覺得挺好,族里的百姓可以多賺錢,自然能過的好一些。
“是,下官回去后便告知百姓,相信應(yīng)該會有不少人過來的?!?
“行了,那本王就沒有什么事情了,還是老規(guī)矩,你是要錢還是要物資都可以。
待會我會讓人清點數(shù)目,然后將價格告訴你,你自已決定就好?!?
這里現(xiàn)在還沒有大掌柜,這種小事只能李慎親自來,其他工坊不過是管事而已,各管一攤。
(目前的狀態(tài),40歲的年紀,60歲的身l,10歲的經(jīng)濟,3歲的智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