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帶路的中年漢子將這次的交易物品拿上來擺到屋中間地板上,峒主符諾又再驗了一次貨,滿意地點點頭,然后居然用一種很接近南方粵語的口音說道:“你們的貨物很好,這種東西崖州也沒有,你們從哪里來,我的客人?”
在座的人穿越前大多都在廣州待了幾個月,粵語就算不會說也基本能聽懂了,符諾所說的話顯然在這個范圍之內(nèi)。就連周恒行也吃了一驚:“峒主,你會說官話?”
符諾點點頭道:“我年輕的時候去過崖州、瓊州,在崖州還住過幾年,但那里的漢人不會拿這些好東西和我們交易。”
周恒行早就受過培訓,知道該如何解釋自己這幫人的來歷,當下便又把海外漢人的說法重復了一遍,末了還帶上鄭重聲明:“我們愿意在平等的基礎上和黎人交易,雙方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通過交易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那你們想要什么?”符諾攤開了雙手:“我們黎人沒有多少銀子,只有木材、毛皮、吉貝布和水牛?!?
寧崎很想插嘴說我們要人,要你村子里的所有活人。不過周恒行已經(jīng)搶在前面回話了:“可以,這些東西我們都接受。”
于是很快有人抱來了成捆的牛皮、鹿皮、野豬皮,以及一匹匹的自紡吉貝布。至于水牛,交易可以先達成,但這牛工作組暫時還不打算收,因為目前的臨時牛棚已經(jīng)容不下新來者了,這玩意兒牽回去還是累贅,至少也要等到過些天農(nóng)業(yè)部的新禽畜養(yǎng)殖基地建起來了才行。
當然,這些表面上的交易其實都不是工作組所看重的,所以過程中也并沒有跟黎人進行太多的討價還價,很快就達成了一致,而峒主符諾對于這些漢人能提供大大低于以往交易對象的價格也是大為滿意――這次交易的食鹽和鐵器的價格甚至還不到以前漢人商販的三分之一,在他看來簡直就是半賣半送了。
而后雙方定下了協(xié)議,以后每月的初一、初十、二十這三天,穿越眾都會在二號基地附近開設集市,提供黎人所需的各種物資,而黎人也可以按照商議好的價格,向穿越眾出售他們所能提供的東西。
完成了這基本的鋪墊之后,雙方的關系就此拉近了不少。符諾吩咐下去,要在村里設宴招待客人,同時也允許了還在村口等候消息的那些外來者進入村子。
說是設宴,其實在工作組的成員們看來更像是一次充滿民族風情的野炊。賓客在大屋外的空地面對面席地而坐,峒主符諾舉起酒碗向客人們表示請酒,然后一飲而盡。接著他一個一個地把自釀的米酒端給客人,前一個喝完之后才走到下一個面前,如此請完一圈酒之后才宣布宴席開始,這便是黎人特有的請酒禮。
而穿越眾們也有幸在這里吃到了最為正宗的竹筒飯,據(jù)符諾的介紹,這是以鹿肉、野豬肉混合糯米和鹽,放進竹筒里燒成的。這種純天然無污染的佳肴一出現(xiàn),立刻就受到了后世飽受各種食品毒害的穿越眾們熱情的追捧,甚至有人在嘗過之后便當場提出要求,希望符諾能安排幾個人去二號基地專門做這種竹筒飯。
至于黎人自釀的各種米酒果酒,在穿越眾看來倒并沒有什么厲害之處,畢竟這些黎人還沒掌握蒸餾技術,酒精濃度并不高。倒是符諾后來在周恒行的慫恿之下開了一瓶瀘州老窖,結果那一瓶酒居然就放倒了六七個黎人漢子,包括峒主符諾也沒能幸免于難。
這個小小的意外也打亂了工作組原本的安排,寧崎本來是準備在宴席上找機會跟符諾談一談黎峒勞動力輸出的合作事宜,可眼前這狀況肯定是談不了了。于是當晚工作組里便在黎人村子里安營扎寨先住了下來,打算等第二天再和符諾商談。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