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京城風云變幻莫測的同時。
安北衛(wèi)內部。
隨著人口的遷徙,如今的安北衛(wèi)已經不再像之前那么人煙稀少,雖然人口仍舊不多,但隨著人口的聚集,已經誕生了數(shù)量不少的自然村落。
底層老百姓的生活很簡單,帝子之爭也好,上層的博弈也好,距離他們其實都非常遙遠,也根本影響不到他們的生活。對于他們來說,一日三餐的生活才是最實際的,他們努力工作,努力生活,也不過是想過上比現(xiàn)在更好一點的日子而已。
小鹿村。
這是一個形成還不到半年的小村子,也是那眾多因為人口遷徙而形成的自然村之中,非常普通的一座。
落戶的時候,因為村口有一塊石頭長得很像小鹿,村長隨口就取了這個名字。時間久了,大家漸漸倒也叫習慣了。
老李一家住在村里的聯(lián)排居民樓里。
他們家世代都是七品世家漠南孫氏的佃農。這次安北衛(wèi)墾荒,漠南孫氏分了一個直脈過來,他們家便也跟著一塊過來了。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漠南郡如今人多地少,作為佃農,他們家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地種了,聽說只要來這里就能分到地,就決定過來碰碰運氣。
至于這些居民樓,都是一個叫做“王氏三建”的商會出資建的。他們用一種叫做“洋灰”的東西,還有石子和鋼筋,只花了半個月的功夫,就建了好幾棟居民樓。這些房子造得又大又寬敞,還格外結實,比他們自建的房子好了不知道多少。
“王氏三建”的人知道他們買不起房子,允諾他們只要每個月交比較少的一筆錢,就可以一直住在這房子里,據說二十年后,這些房子就能徹底屬于他們。
當然,代價是,在這二十年里,他們分到的地里只能種“王氏糧種商行”給他們的種子,等到收成的時候,也得優(yōu)先賣給王氏糧種商行。
不過,這又有什么關系呢?只要有地種,能賺到錢養(yǎng)活自己,養(yǎng)活家人,種什么東西對他們來說都是一樣的。
這天一大早,老李就帶著兒子離開了居民樓,扛著鋤頭去了村東頭的地里,開始給地里松土,施肥。
周圍的地里早就已經有不少人在了,大家都低頭忙碌著。
不過,和剛來時的忐忑和不安不同,如今的他們都平靜而鎮(zhèn)定,就連揮鋤頭的動作都透著股從容。
其實也很正常,因為幾個月下來,他們都已經發(fā)現(xiàn)了安北衛(wèi)和其他地方的不同。不說別的,單單是王氏糧種商行拿給他們種的東西,就不簡單。
他們這些佃農一輩子都在地里刨食,讓他們去研究怎么改良種子他們可能不行,但對于種子的品質好壞,他們卻比一般人要敏感得多。
王氏糧種商行提供的這些種子,不僅出芽快,成活率高,而且生命力也格外強大,哪怕在安北衛(wèi)這么干旱的地方也能長得很好。
之前的珍珠米和孜然是這樣,現(xiàn)在的苜蓿草也一樣。
他們自己帶來的苜蓿草種子就不行,大多連芽都發(fā)不了,即便發(fā)了芽,長得也蔫耷耷的,遠不如王氏糧種商行的苜蓿草那么健康。
對比之下,優(yōu)劣立顯。
佃農的思維都很樸實。在他們看來,優(yōu)質的品種,就意味著好的收成,而好的收成,就意味著能賺到更多的錢。
所以,在發(fā)現(xiàn)王氏糧種商行手里的種子品種都非常好的時候,他們的心里就已經踏實了,對安北衛(wèi)的未來也有了盼頭。
“噠噠噠~”
清脆的馬蹄聲響起,一匹黑色的半大馬駒帶著兩匹小一點的馬駒,順著村子中央的洋灰馬路跑了過來。
“喲~大黑,又帶著媳婦們過來遛彎啦~”老李的兒子小李見到這一幕,拄著鋤頭調侃了一句。
大黑也不知道聽沒聽懂,打招呼似的沖著他叫了一聲,然后就溜達進了地里,帶著另外兩匹馬駒低頭大快朵頤起來。
地里這些苜蓿草本來就有它們的一份,小李也沒阻止,反而走過去摸了摸它的脖子。
大黑顯然跟他很熟,一點都不抗拒,反而還順勢蹭了他一下。
“爹,大黑長得可真快,肌肉也結實,將來一準能長得很高?!毙±盥冻鲆荒ㄐ臐M意足的笑容,“以前咱們養(yǎng)的馬長得可沒這么好。爹你說,會不會是這苜蓿草的關系?”
“這還用問嗎?”老李白了他一眼,“你沒看除了苜蓿草,其他的草它們連碰都不碰嗎?”
事實上,別說吃了,它們連看都不看一眼。就仿佛,在它們眼中,王氏的苜蓿草是珍饈美味,而普通的苜蓿草,就是餿掉的剩菜剩飯一樣。
其實安北衛(wèi)神奇的事情還有很多。
除了洋灰造的高樓,以及品質好得過分的種子外,還有寬闊筆直,同樣在極短時間內造出來的灰白色馬路,還有深埋地下,由無數(shù)管道組成的“統(tǒng)一灌溉系統(tǒng)”,以及當初收割時見到過的那巨大的,完全由金屬煉制而成的“大型農業(yè)器械”……
有好多東西,他們其實根本搞不明白,但初見那些神奇事物時的那種震撼,卻被他們深深地記在了心里。之后,他們有好長一段時間都處于恍惚之中,以為自己是不是在做夢。
直到在安北衛(wèi)生活了幾個月之后的現(xiàn)在,他們才漸漸開始習慣,只是偶爾看到牲畜牛馬對于兩種苜蓿草的區(qū)別待遇時,仍舊忍不住唏噓感慨。
曾經的安北衛(wèi)不過是一片沒有人煙的荒蕪之地,如今,卻儼然已經有了幾分西北糧倉的意思。而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跟他們這段時間所見到的那些神奇事物脫不開關系。
這是一場,由人類創(chuàng)造出來的“奇跡”。
正說話間,頭頂忽然傳來了一聲嘹亮的鷹啼,一輛由龍鷹拉著的飛輦出現(xiàn)在蔚藍色的長空之中,而后盤旋著開始緩緩下落。
“龍鷹……是安郡王府的飛輦!”老李先是一愣,隨即猛地反應過來,推了自家兒子一把,“快!快去叫村長!”
小李慢了半拍才反應過來,隨即連忙撒丫子往村里跑。離著村子還有很遠,他就已經扯開喉嚨喊了起來。
沒過片刻,整個村子里的人就全都被驚動了。
小鹿村的村長,一個中年人模樣的玄武修士也迅速趕到了村口。
很快,天空中的龍鷹飛輦就徐徐落到了村口的曬谷場上,隨后飛輦的車簾被掀開,一個模樣俊朗的青年公子在幾個官吏的簇擁下走了下來。
他穿著一襲天青色的靈蠶絲錦袍,舉止從容,氣度尊貴不凡。這青年,赫然是安郡王的長子,小郡王吳晟鈞。
“小鹿村村長孫思念,拜見小郡王?!贝彘L連忙迎了上去,朝著他深深一禮,“小鹿村不過是個芝麻大的地方,竟勞動小郡王幾次三番親自前來慰問,孫某不勝惶恐?!?
明明也是個靈臺境中期的修士,放到小地方上也算得上一方老祖了,面對吳晟鈞時,孫思念卻緊張得額頭上不停冒汗,說話也斟字酌句,生怕說錯一個字。
也不怪他如此緊張。
別看吳晟鈞在王宗安面前沒有半點架子,對他還很是敬重,但在普通世家眼里,他作為安郡王府的小郡王,實際上已經是高不可攀的大人物了。
他的隨便一句話,就能夠決定一個八九品世家的生死存亡。便是六七品的世家,也不敢捋他的虎須。
孫思念這一支雖然是從七品世家漠南孫氏里分出來的,但他這一脈加上他自己,也不過三個靈臺境強者,在小郡王吳晟鈞面前自然是誠惶誠恐,不敢造次。
“孫村長客氣了~”小郡王吳晟鈞卻一點都沒擺架子,表情和煦地伸手將他扶起,神色鄭重而真誠,“諸位父老是因為相信我父王才來這安北衛(wèi)扎根的,于情于理,我郡王府都需要對諸位負責。我來此,也不過是略盡一份心力罷了。”
安郡王這幾個月來一直在和王宗安商議,制定一系列后續(xù)的開發(fā)計劃,集資計劃,以及其他方面的核心戰(zhàn)略方針,忙得不可開交,太細節(jié)的東西根本顧不上。
所以這段時間以來,安北衛(wèi)內很多計劃的具體實施,實際上都是吳晟鈞以及郡王府的一眾官吏在負責。
尤其是這些世家和百姓剛剛遷來安北衛(wèi)的時候,心中多多少少都會有點忐忑和不安,吳晟鈞沒少花心思安撫和鼓勵,還時常關心他們的生活需求,務求讓所有百姓都感受到安郡王府的關心和用心。
小郡王如此親切周到,在整個大乾可謂是獨一份,他們如何能不感動?
村長孫思念自是一番感激涕零。
而在他們寒暄的同時,郡王府的官吏們也在各自忙碌,親切地詢問老百姓們最近的生活狀況,供水是否能供應得上,是否有什么難題需要幫忙解決等等等等。
除此之外,此次陪同吳晟鈞下鄉(xiāng)慰問的,還有長寧王氏的王室誠,王瓔蝶兩人。
兩人此來,是為了確認王氏的苜蓿草種子在安北衛(wèi)的實際生長情況。
其中,王室誠乃是王氏第九代“室”字輩的老二。他的父親,便是第八代“宗”字輩的老二,如今已經是天人境老祖的王宗昌。
如今五十五歲的王室誠,修為也已經有了靈臺境五層,雖然比不上那些擁有天驕之資的父輩們,但如此資質修為,其實已經不輸給那些普通六七品世家的嫡脈天人種子弟了。
此次跟隨王宗安來安北衛(wèi)的王氏族人之中,除王宗安外年齡最大,實力最強的便是他。
而王瓔蝶,她在王氏第九代“瓔”字輩排行第十二,乃是王守哲六弟王守廉的長孫女。她的父親,便是王守廉的長子,王氏第八代“宗”字輩的老九,王宗平。
王宗平當年喜歡上了個散修姑娘,在家族中著實弄出了個大風波。通常而,世家子弟很少會和散修姑娘結合,家族也絕對不會允許。
好在家主王守哲開明,在私底下花大力氣調查了那個散修姑娘家庭,發(fā)現(xiàn)那戶散修總體還算清清白白,并無什么不良劣跡。
這才花了些功夫,說服了比較頑固的王守廉,得以讓王宗平娶了個散修姑娘。婚后倒也太太平平,宗平在軍武隊伍中也是混出了些成就。
只是王瓔蝶的先天資質不算特別高,但王氏對族人向來大方,啟靈丹,淬血丹,洗髓丹一串丹藥磕下來,她的資質也漲到了中品丙等,成為了小天驕。
如今二十五歲的她,實力已經達到煉氣境七層,有了相當多的辦事經驗,一般的小事情已經完全有能力獨立處理了。
這一次王室誠之所以帶上她,也是因為她的血脈天賦對植物的生長情況非常敏感,常常能發(fā)現(xiàn)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問題。有她在,收集信息時能事半功倍。
而如今收集的這些數(shù)據,也將會成為開發(fā)下一代苜蓿草良種的重要依據。
小郡王吳晟鈞結束了和村長孫思念的一番寒暄之后,抬眼四顧,看到各司其職的眾人,心中也是十分欣慰。
經過幾個月的磨合,不僅是遷徙來安北衛(wèi)的老百姓已經適應了安北衛(wèi)的生活,郡王府的官吏們也漸漸適應了這種嶄新的工作方式。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有時候,就連親自部署實施了諸多計劃的他自己,也時常為安北衛(wèi)的變化而驚嘆。
他目光不自覺看向了東南方,眼神中透出一抹擔憂。
按照父親和宗安定下的計劃,安北衛(wèi)如今年的發(fā)展不過就是個開始,接下來,還有一系列龐大的計劃需要實施。
父親和宗安此次入京已經有些日子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籌措到足夠多的資金。
那是一筆天文數(shù)字般的長期支出資金,無論是哪一家,都很難單獨承擔。
希望一切順利,達拉大沙漠才有征服的可能性。
……
大乾國都,歸龍城。
歸龍城最近一兩年當真是熱鬧非凡,先是璃瑤大天驕打穿“十大杰出青年”的榜單,結果余波未平,安郡王和王氏少族長王宗安就聯(lián)袂跑到了歸龍城,開始大肆宣傳達拉大荒漠的開拓計劃。
而與之同時傳開的,還有另外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
那便是,長寧王氏少族長王宗安,竟然跟他姐姐一樣,都是大天驕之資。如此驚爆的消息,迅速在歸龍城內引發(fā)了連鎖反應,達拉大荒漠開拓計劃也因此被弄得人盡皆知。
而與此同時,歸龍城最紅的酒樓——白云樓中。
黑曜鐵擂臺周圍已經掛滿了橫幅,上面用加粗加大的字體寫著“大乾萬載難遇之大機緣”,“準帝子帶你玩轉大荒漠”,“百年投資萬載享?!?,“給子孫們留一片基業(yè)”,“皇室信譽值億金”,“商業(yè)奇才衡郡王唯一推薦項目”,“璃瑤大天驕抵押神通靈寶滿倉投資”,“為大乾崛起而奮斗”,“一股旺百代”,“錯失良機懊悔萬世”……等等煽動性極強的文字。
密密麻麻的橫幅之下,向來低調而神秘的準帝子之一——安郡王,以及王氏大天驕宗安少族長,正擼著袖子,激情萬丈地介紹著他們的宏偉計劃和目標。
包廂內的,都是些四品、五品世家的話事人。而散座上,則是密密麻麻地坐著不少六品、七品世家的家主或老祖,他們都是全神貫注地消化著安郡王和王宗安展現(xiàn)出的成果,震驚于那慷慨萬丈的宏偉藍圖。
比起安郡王當初的計劃,這份計劃不僅更加詳盡,更加細致,甚至于具體到了每一個階段需要投入多少資金,多少人工,多少材料,還增加了很多新的內容,譬如每一階段目標完成之后,將會產生多少效益等等等等。
不要小看這些細節(jié)。
正是因為這些細節(jié)的存在,才讓那原本仿佛空中樓閣,仿佛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浩大工程,成了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去施行,就必定能夠完成的系統(tǒng)工程。
這些世家老祖都是有見識的,虛無縹緲的宏偉藍圖騙不到他們,一個工程究竟有沒有完成的可能,他們自然也會有自己的判斷。
比起告訴他們這個工程有多浩大,對大乾又有多少好處,對未來能產生多么深遠的影響,不如用實打實的數(shù)據告訴他們,這門生意穩(wěn)賺不賠,能賺大錢來得實在。
擂臺下。
安郡王府麾下的一群官吏,早已在現(xiàn)場擺好了辦公桌,認購契約等等。
不同于一般官府官吏多少有些踩低捧高的姿態(tài),安郡王的這些官吏雖然名聲都不是很顯赫,卻都十分的熱情,而且十分的年輕。
他們都是站著辦公,有條有理地與那些前來咨詢的世家成員介紹著“達拉開荒聯(lián)合司”的股份計劃,應盡義務,以及未來的收益和風險。
每一項目條款,都寫得無比清晰,沒有玩弄任何模棱兩可的文字游戲。而各項風險,也都在條款注意事項中闡述得一清二楚。
官吏們甚至會仔細解釋其中的風險,并要求認購者再三考慮。
也正是他們的這種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讓本就已經頗為心動的六七品世家們最終打定了主意,他們在自己能力范圍內認購了一份份的散股。
這些面向五、六、七品世家的散股,大約占股份總數(shù)的百分之二十,一共分成了兩千股,其中每股占總股份的比例是萬分之一。
但哪怕只是其中的一股,對七品世家而就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投資了,因為這意味著他們每年要拿出兩千乾金,并持續(xù)投資兩百年,總投資額將達到四十萬乾金。
除此之外,每認購一股,還得出十個煉氣境和一名靈臺境修士加入開荒隊伍。
對普通七品世家而,要一下子拿出四十萬乾金會比較吃力,但是倘若是分兩百年拿出,壓力就小了很多。比較麻煩的是要出修士加入到聯(lián)合司,但是細細想來,每十年輪換一次,也未必不行。
沒辦法,七品世家在歸龍城內的地位太低了。
在這遍地高門的歸龍城,七品世家想要獨立生存下去太難了,不想被擠壓生存空間的話,最簡單的做法就是依附高品世家,結果就是,歸龍城內幾乎有大半的七品世家都是高門世家的附庸,好一點的也是半附庸,平日里都得夾著尾巴做人。
而且,歸龍城內的七品世家要想晉升品級,其難度比起地方豪強來還要高得多。
不過歸龍城中的七品世家也不是沒有好處,其中最大的好處就是生活穩(wěn)定,安全感十足。只要他們牢牢抱緊主家的大腿,不作死,不搞事,通常都能一千年兩千年這般延續(xù)下去,甚至還有傳承了四五千年的神奇存在。
不像那些地方豪強,常常隔個幾百年就會有一波勢力更替,只有極少數(shù)七品世家能堅持住千年不倒,而堅持下來的,多半也已經成了六品世家。
如今,有這么一個打破階級固化的機會就放在眼前,風險又不是很大,縱然歸龍城內的這些七品世家都已經安逸久了,也愿意為了子孫后代搏上一搏。
何況,人家安郡王也說了,這不涉及到帝子之爭的站隊,純粹是商業(yè)行為,就算他在此次帝子之爭之中失敗了,也不耽誤賺錢。
既然后續(xù)利益有保障,愿意投資的世家自然也多了。有不少強七品世家,在舉家商量之后,都決定要賣掉一些固定資產,認購兩股或三股。
“城西區(qū)七品世家李氏,認購一股?!?
“城西區(qū)七品世家王氏,認購兩股?!?
“城北區(qū)七品世家……”
“城東區(qū)六品世家公孫氏,認購十二股?!?
“城南區(qū)六品世家陳氏,認購十股?!?
“歸龍五品世家徐氏,認購一百股?!?
“歸龍五品世家萬氏,認購一百一十股……”
根據認購契約,六品世家認購,須得十股起購,且必須出一個天人境強者進行階段性服役。否則,人家聯(lián)合司不帶你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