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頭的張燁看到了這一幕,好奇道:“魏編輯這么受愛戴?”
胡飛嘆氣道:“那是當然了,每次臺里搞捐款,魏哥都是捐得最多的,平時哪個同事沒受過他的恩惠???只要大家有事找到他,他肯定都會幫忙,從來沒有二話,甚至還主動幫大家搞衛(wèi)生換飲水機,空調(diào)壞了有時候也是他修的?!?
張燁道:“那瓶子是怎么回事?”
胡飛解釋道:“魏哥平時老撿瓶子去賣,下了班也是,有時還會去翻外面的垃圾桶,你以為他缺錢是吧?壓根不是,他攢下來的錢不是捐出去了,就是供一些上不起學的孩子上學,上次有個他資助的孩子大學畢業(yè)了,孩子畢業(yè)典禮過后第一時間就來了電視臺,和家長一起給魏哥磕頭謝恩,孩子都叫他魏爸爸,我當時在場親眼看到的,感觸很大,我聽說啊,魏哥靠著他的工資和撿瓶子賣的錢,這十幾年至少資助過幾十個孩子!就這么一個大好人,你說大家能不尊敬嗎?”
張燁蹙眉道:“那魏叔還不受重視?”
胡飛嗨道:“別提了,提起來我就生氣,這話我也就跟你說說,你別跟別人說了,是王水新總監(jiān)的兒子,早幾年的時候老來電視臺泡妞,對幾個小姑娘動手動腳的,結(jié)果被魏哥看到了,他舉起椅子就把總監(jiān)的兒子給打出去了,后來就被王總監(jiān)從崗位上調(diào)了下來,成了虛職,而且時不時就把魏哥當助理一樣使喚,讓他送文件,讓他搬東西,從沒給過好臉色?!?
張燁變了臉色,“還有這事?”
“你知道就行了,別去瞎傳?!焙w道。
聽了這些,張燁對王水新的印象更加惡劣,這老王八蛋!
……
小會議室。
人來了不少,文藝頻道各個部門和欄目組的主要負責人都到了。
王水新坐在正首,壓了壓手,笑道:“老胡來了?坐吧,那咱們會議正式開始,我先說一下《百家講壇》這個周末的收視率,《百家講壇》第一期的準確收視率已經(jīng)統(tǒng)計出來了,是7。72%,比當時粗略計算出的7。8%低了一些,不過也差不了多少,至于第二期欄目的收視率……是8。06%!”
會議室一片驚嘆之聲!
“破八了?”
“第二期就破八了?。俊?
“這……這收視率怎么這么高???”
眾欄目組的人都面面相覷。
張燁也在桌子下面偷偷打了一個響指,在張燁當初的世界,《百家講壇》的最高收視率好像是0。5幾%,那是它最輝煌的時候,當然了,那是全國的收視率,如果按照收聽人數(shù)來算,京城文藝臺這種地方頻道即便是8%的收視率也肯定遠遠比不上一個衛(wèi)視頻道的0。5%、0。6%的收視人數(shù),但是不能按收視人數(shù)比,公平一些的話,可以都按照在京城地區(qū)的收視份額比,那樣的話,張燁所說的《百家講壇》卻是遠遠超過了易中天《品三國》在京城地區(qū)的收視率,這是毫無疑問的!
為什么比原版還高?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張燁分析,估計是文化產(chǎn)業(yè)的大規(guī)模改變才造成了這個局面,這個世界對于三國歷史的認知并沒有他那個世界高,甚至是遠不如,大家都不清楚這段歷史時期,印象中都是被《三國演義》的誤導,所以《張燁品三國》一出來,造成的震撼和轟動就更大了,自然要高一籌!
“今天叫大家來,是有一件事。”王水新看看他們,道:“我這里要點名表揚一下《百家講壇》欄目組,經(jīng)過他們的努力,咱們文藝頻道在周末的收視率也整體拔高了一個高度,已經(jīng)穩(wěn)坐京城電視臺前三名的位置了,甚至在周日的時候還是全電視臺收視率第二名,但是周一到周五的收視率,卻一直都不上不下,問題在哪里?咱們也都早分析過了,是的,就是缺少一個招牌性的欄目,抓不住觀眾,沒法讓觀眾打開電視的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咱們文藝頻道,所以咱們要改變這個局面,要通過一個優(yōu)秀的明星欄目拉住觀眾,依次帶動整體收視率!”
音樂風云榜欄目的負責人王蒙道:“您的意思是?”
文娛播報總導演蔣芬道:“您是要加一個新欄目?可沒有好點子啊?!?
“不是。”王水新道:“我的意思是,將《百家講壇》延長播出,以后周一到周五的時段也給他們,一周七天每天播出!”
蔣芬一愕,“這……”
王蒙也不太同意,“可節(jié)目時間沒有了?。 ?
王水新道:“沒有就擠出來嘛。”他拿出一份報表看了看,“我注意到,周一到周五下午三點到四點時段的相聲小品類欄目,收視率一直在降低,因為都是老段子老節(jié)目了,那些小品相聲無非都是重復再重復,沒有什么新意,觀眾也都看疲憊了,引進這些版權咱們還要花版權費,得不償失,我看這種節(jié)目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吧,這個時段騰出來,然后周一到周五一點鐘的欄目往下挪一個小時時間,讓《百家講壇》還在一點到兩點播出,大家覺得呢?”
沒人說話,領導都定了,他們也反駁不了。
“老胡,你們那里行不行?”王水新問道。
增加節(jié)目時間,還是增加了五天,胡飛當然是舉雙手贊成的,“我們沒問題,就是小張老師這里……”
張燁立即道:“我也沒問題,節(jié)目都在我腦子里,什么時候我都能說。”增加節(jié)目時間,也就意味著張燁能加快成名的速度和聲望值的收集,他當然不會反對,累一點就累一點,能出名就行啊!
一個文藝頻道的領導問道:“你這個《品三國》還能播出多少期?”
張燁想了想,原版的《品三國》里很多東西都不能用,因為這個世界的文化有變,比如借用魯迅錢學森等名人的話就不能說了,肯定要刪減一些,但也刪不了多少,“怎么也要有幾十期?!?
那領導點頭道:“好,幾十期最好了,能多說就多說,你現(xiàn)在可是咱們臺的招牌?!?
王水新看向胡飛,“老胡,等《品三國》說完,你那里也盡快找到接檔的講師,一定要讓這個欄目長期做下去,還要做好!”
胡飛道:“我明白!”
“行,那就這么定了,散會!”王水新起身走了。
其他欄目組的人也有幾個散會后便道:“老胡,張老師,恭喜了啊。”
“唉,你們這個收視率啊,真是讓人羨慕死了,我們欄目要是能破八……不,破五就行了,那我睡覺都得樂醒了!”一負責人道。
王蒙哈哈一笑,“那你把張老師挖過去吧?!?
胡飛瞥瞥他們,“我告訴你們啊,誰敢打我們小張的主意,我可真翻臉啊,你們想都不要想了!”(未完待續(xù)。)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