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來了!”
“哥!快讓我瞅一眼!”
“大明星哦!我也得瞻仰一下!”
三個妹妹一股腦地擠進了不大的小屋。
老媽家里的情況比較有意思,老媽是家里的大姐,歲數(shù)最長,老媽下面有三個弟弟,也就是張燁的大舅二舅三舅,然后三個舅舅的孩子無一例外都是女孩兒,也是張燁的三個表妹。
大妹妹叫曹丹,二十出頭,其實也比張燁小不了幾歲,正在念大學。
二妹妹叫曹彤,正在念高中,脾氣很直,跟男孩子一樣,能玩能鬧。
三妹妹叫曹萌萌,在念初中,這小丫頭是最淘氣的一個,成天大呼小鬧的,沒有這妮子不敢干的事兒。
總之,這仨丫頭沒有一個善茬兒。
張燁看到她們,挨個叫了一聲,“小丹,小彤,萌萌?!?
大妹妹曹丹在幾人中屬于還算文靜的,乖乖叫了聲,“哥?!?
二妹妹和三妹妹就不是那么講究了,曹彤大大咧咧地一拍張燁的肩膀,“行啊哥,幾天不見成明星了!”
姥姥橫她一眼,“這孩子,怎么跟你哥說話呢?!?
曹萌萌深甚,嘻嘻哈哈地挽住了張燁的胳膊,“我聽我大姑說完,昨天特意上網(wǎng)查了,還真搜到你不少作品呀,我們學校都推廣了《小兔子乖乖》呢,我昨天才知道原來是我哥寫的,真厲害,嘿嘿,哥,你賺了多少錢???快老實交代,我們幾個可沒錢花了,我爸媽也不給零花錢,我們可指著你了啊?!?
錢?
呵呵,那算什么問題??!
你們是我妹妹,要錢我還能不給?
嗯,不過提錢太傷感情,先換個話題吧!
張燁就岔開話題跟她們聊起其他的事情,那邊大舅二舅也來了,一起聊上了天。
經(jīng)過短暫的交流和套話,張燁已經(jīng)鬧明白了七七八八,原來自己家親戚這邊也沒太大變化,不過改變也是有的,比如小妹妹的學校并不是他記憶中的初中了,比如大妹妹高考時的分數(shù)比記憶中高了好幾十分,還比如大舅媽的工作單位也換成了一個張燁沒有記憶的地方。這些對他來說算是小變化吧,畢竟世界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新地方,好多文化產(chǎn)業(yè)都變了,不可能波及不到他家。鬧明白了這個,張燁也敢說話了,不用怕出太大的錯了。
快吃飯的時候,大家還在談著張燁。
“小燁是有出息了啊?!?
“小燁什么時候搞上創(chuàng)作了?以前沒看出來啊?”
“是啊,以前真沒看出小燁有這方面的天賦,就算突然開竅了,也不能開的這么大吧?我聽大姐說小燁還寫過詩?”
三舅媽有些懷疑的語氣,不過她也沒有惡意,實在是真弄不明白,因為張燁除了學習還湊合考了一個不錯的大學外,真的一點也不顯眼,從小到大都太平凡了,所以她們以前還討論過呢,覺得張燁大學畢業(yè)以后頂多也就是跟電臺報社找個幕后工作,寫寫文件弄弄燈光之類的,沒料張燁真的找了個對口的專業(yè),現(xiàn)在還穩(wěn)穩(wěn)地坐上了京城廣播臺的播音主持人!
老爸沒說話。
老媽卻不太愛聽了,正要反駁。
忽然,二舅媽開門回來了,手里提著一兜子饅頭,是去買菜了,一進屋她就唧唧喳喳了起來,抽出了胳肢窩夾著的兩張報紙,“誒,小燁下班了?你們快看你們快看,我剛跟報亭買的報紙,小燁上報了,就今天中午的什么中秋詩會,小燁愣是把京城作協(xié)的專業(yè)作家都給壓下去了,拿了第一名!”
“啊?”
“還有這事?”
“快拿來看看?!?
“什么報紙?。啃??”
大家都很驚奇。
二舅媽道:“什么小報呀,是京城晚報,還有一份是京華時報,都是大報紙,發(fā)行量大了去了!”
張燁也側(cè)頭瞅了一眼,他剛才也路過報亭了,不過卻沒買,因為覺得中午的事情下午應該報導不了,報社那邊都是提前定稿子的,來不及,但誰想今天就出了,具體內(nèi)容他也沒看過。
三妹妹曹萌萌一把搶過來,“我靠,哥,你還真出名了啊,我還以為就是點小打小鬧呢,原來你名氣這么大了?。俊?
親戚們一一傳遞報紙圍觀,這才相信張燁是真有出息了。
姥姥姥爺很欣慰,一個勁兒夸外孫子有本事。
老媽則是一臉驕傲,又開始給兒子吹上了,“那是你們不知道,小燁那叫一個厲害,就說上次吧,一首詩愣是救了一條人命,有一女大學生本來想自殺的,結(jié)果聽了我兒子的詩,立刻就不死了,第二天全家還拿著錦旗哭天喊娘地來我兒子單位感謝他,再說那個童話故事的京城推廣,看著就是一個普通的故事,實際哪里有那么普通啊,當時我兒子一發(fā)《小兔子乖乖》,那是舉國……那是教育局都震驚了啊,我看以后都有寫進小學課本的可能,還有上一次……”
一頓飯,就聽老媽吹噓了。
張燁有時聽著都臉紅,心說原來我這么牛逼??!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