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小喬收到了蘇娥皇投來的一封拜帖。稱她南下去往洛陽,途經晉陽,得知小喬也在此地,驚喜,特投帖前來拜會。春娘說“女君不必理會便是?!?
小喬道“我也是無事。她既來了,還投了拜帖,會會也無妨?!?
春娘一愣,悄悄看了眼小喬,見她面帶笑容,神色如常,便轉身出去回話。
春娘走后,小喬棄了昨天那封原本已經寫了一半的回信。重新提筆寫了一封,信中講了幾句自己近況后,也用調侃的語氣說,蒙夫君每晚夢中有我,蠻蠻甚感榮幸,蠻蠻的夢里,怎敢還會有別的郎君?
信末,她又添了一筆聞劉蘇氏左馮翊公夫人玉駕不日前亦到晉陽。遠道而來,且知夫君與劉蘇氏有舊交,是故不敢怠慢,我愿代夫君盡接待之誼。夫君大可安心,不必掛懷。
寫完了信,待墨跡干,她卷了起來放入信筒,叫昨日來的信使帶了上路。
小喬在衙署后宅的一間偏廳里,見了來拜訪的蘇娥皇。
去年底鹿驪大會之后,蘇娥皇離開漁陽,將近一年時間過去,她看起來依舊是小喬記憶里的樣子,華服美飾,極有風情,風度看起來也是極好。
一見到小喬,先就稱贊小喬美貌風采更勝從前。笑道知我為何一直喚女君為妹妹?除了我與老夫人有親,小時和仲麟又有來往,是故覺你親近之外,也是我從小見旁人家中,阿姐阿妹出則同游,入內共帕,親密無間,一直心向往,奈何我家中唯我一個女兒,難免抱憾。見了妹妹如此脫俗人物,心生羨美,且我又比妹妹虛長幾歲,這才托大自己亂叫著,妹妹不會笑話我吧?”
小喬請她入座,笑道“夫人何須如此自謙。玉樓夫人之美名,天下何人不知?我卻不過一后宅婦人,先前在漁陽,終日忙于中饋瑣碎、侍奉老夫人與我婆母。到了這里,不過也只知道盡心侍奉夫君罷了,旁的一概不通,怎擔得起夫人如此溢美?至于喚我為何,些須小事,隨夫人心意就是,不過一個稱呼罷了,何至于笑話?”
蘇娥皇望著小喬,臉上依舊帶笑,但笑容卻微微滯了一下。
去年,在中山國,她第一次見到了喬女。至今二人雖也碰面過數回了,但每次近旁都有徐夫人在。
蘇娥皇留意到,喬女大多時候沉默著,和自己的對話更是寥寥。
就是這僅有的幾次短暫碰面里,蘇娥皇暗中估量魏劭這個娶自兗州喬家的妻子。
年輕、貌美、徐夫人喜歡她,這是喬女最大的優(yōu)勢。
魏劭對喬家懷有刻骨恨意、娶她是另有目的。喬女本身無任何鋒芒可,性情也如白水般溫吞。
她就像是徐夫人身后的一個影子這些,都是喬女的劣勢。
年輕美貌,徐夫人喜歡她,這些或許能讓魏劭在喬女的床上多停留幾夜。但這般一個女子,蘇娥皇不相信她能收的住魏劭的心。
何況,和喬女身上的劣勢相比,她的那些優(yōu)勢,在魏劭的心目中,到底又能稱重幾兩?
所以蘇娥皇對自己的歸來,一直很有信心。
從幾年前她開始慢慢地將目光重新投回到她少女時代的那位故人魏劭的身上的時候,她就同樣分析過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
少年時候曾棄他另嫁,而今年歲漸長,這是她的劣勢。
但她也有優(yōu)勢,而且,這優(yōu)勢獨一無二,旁人不能擁有魏劭如何的性情,他喜愛什么,他厭惡什么,沒有人比她更清楚。
世人眼中,魏劭對待仇家手段狠戾,令人不寒而栗。
但蘇娥皇卻知道,他對入了他心的人,是何等赤誠,不能割舍。
如他父兄之死曾對他給他帶去的痛苦,沒有人比她更清楚了。正是傷及了他的至親至愛,他才會對仇家切齒到了那種地步。
所以蘇娥皇的自信,并非沒有緣由。
魏劭十二歲經歷父兄變故,自己也重傷以致臥床長達半年之久的那段時間里,就是她一直用心在旁照料,百般寬慰于他。
憑了這種情分,十個喬女也不能與自己相比。
更何況,蘇娥皇至今還記得清清楚楚,后來她另嫁洛陽,臨走前曾想尋機會與他告別。
她讓人給他傳了口訊,約他出來相會。
魏劭當時雖然并未赴約。但那個十五歲的少年,卻叫她的信使轉達了他的一句話。
他說,唯有遙祝曼福不盡。
雖然只有這么簡單的一句話,但蘇娥皇卻從中品出了無數的少年心事。
所以對于今天和喬女的這場見面,蘇娥皇其實準備很久,也期待了很久。
徐夫人那里,既然一擊不中,她自然不會傻到再去硬碰。
她可以改道而行。
在耐心等待了這么久后,她覺得時機差不多了,終于來到了這里。
@這一次,她要和魏劭面對面。這一次,也是她和魏劭所娶的這個喬女之間的第一次在沒有徐夫人在場的情況下的面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