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湛登基。
這是沈東舒第一次見駕。
明湛有許多與以往帝王不一樣的地方。
祖宗規(guī)矩,新帝登基后,總會召八大總督回帝都。見一見面,談一談心,增進(jìn)一下感情什么的。
明湛登基前料理了浙閩總督,登基后新派了淮揚(yáng)總督,然后于直隸興建天津港,斥責(zé)山東巡撫。西北與韃靼開戰(zhàn),并且俘獲了韃靼三王子。
明湛做了許多極有建設(shè)性的事,卻沒有召八大總督回帝都,只是在總督的密奏中多有指示。
沈東舒早就見過明湛,并不陌生。
先前,太上皇對鎮(zhèn)南王世子寵愛世所皆知。別管是出自真心還是假意,不過,現(xiàn)在沈東舒寧可相信這是真的了。畢竟,若非太上皇真的對明湛有幾分感情,也不會將偌大江山交予明湛,自己遠(yuǎn)走云貴。
這種魄力,世所罕見。
以往,沈東舒對明湛不為熟知。
他是鳳景乾身邊的心腹之臣,自然不可能與鎮(zhèn)南王世子相交。但是做為一個年紀(jì)輕輕就能伴駕,且任湖廣總督的年輕官員而,沈東舒對于明湛有一定程度理性上的了解。
自明湛到了帝都,諸皇子年長,儲位之爭,阮氏謀逆,大浪滔沙。命短的,手段不行的,都進(jìn)了黃土。勝利者,登上了帝位。
從這一點(diǎn)來說,沈東舒在明湛登基后,湖廣總督一職做的頗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
做臣子的,不怕皇帝無能。
無能的人總有許多弱點(diǎn),現(xiàn)在這滿朝臣子,沒幾個傻的笨的,似沈東舒這樣年輕力壯的,若真是個無能的帝王登基,沈東舒倒不會如此緊張。
也不怕皇帝平庸。
平庸的人不激進(jìn),只管沿著太上皇的路子接著走。哪怕是出于一種偽善,也得暫時善待太上皇留下的臣子們。
只要有這一點(diǎn)兒時間,對于沈東舒這樣的聰明人而,已經(jīng)足夠。
明湛,太能干了。
明君出能臣。
這是一定的。君王圣明則不好糊弄,不能干的早一水兒的掃回老家吃自己。能在明君手下混得下來,自然都是能臣。
瞧一瞧明湛,做太子時,他就能清洗浙閩二省。
如今登基,鹽課改制,重開海運(yùn),改革武比。
別的君王,一輩子能干完這三件事兒,已是不簡單。
明湛登基半年,他都干了。
要壓下滿朝文武的反對意見有多難,沈東舒是知道的。哪怕在太上皇當(dāng)政時,偶爾也不得不與群臣低頭妥協(xié)。
明湛不但干了,他還干的轟轟烈烈。從皇家報刊就知道帝都的熱鬧繁華,甚至,這位年紀(jì)輕輕的皇帝興建了大鳳朝第一座圖書館。
圖書館是什么東西,沈東舒先前不知道。但是看到皇家報刊以及來自朝廷邸報的介紹,沈東舒極是震憾。
他是朝中大員,可也是讀書人。
君子奉行什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明湛的魄力,留給人太多的震憾。
若說明湛是平庸無能之君,那么世界上九成九的君王都是昏庸之君。
在這樣的帝王手下做事,而且他是太上皇留下的人。沈東舒的壓力可想而知,他本是出眾之人,對待自己的差事自然更加用心。
明湛對于湖廣的發(fā)展是比較滿意的。
甚至在天津港招商時,湖廣的幾大商賈世族,沈東舒皆在密折中一一列舉,然后送到帝都以供明湛參考。著實(shí)幫了不少忙,明湛喜歡聰明有眼色的人。
甚至雖然湖廣無涉鹽課改制,但是有關(guān)湖廣鹽價一月一月的對比,沈東舒以十天為一單位有著詳細(xì)的記錄。
所以,明湛對于沈東舒的印象絕對說不上差。
“東舒,許久不見了?!泵髡坑浀眠€是在先前鳳景乾不滿鹽課數(shù)目微薄,談起鹽課問題時,沈東舒在鳳景乾身邊兒伴駕,明湛對沈東舒的印象極深。
沈東舒恭敬道,“臣自前年被派往湖廣,無諭不敢回帝都。雖日夜?fàn)繏毂菹?,亦不敢違命,只得用心當(dāng)差,以報圣恩?!?
明湛點(diǎn)了點(diǎn)頭,“李平舟說了好幾次,讓朕盡早召你們八大總督回帝都。朕想著,倒不是用急,你們來回一趟車馬疲憊的。若是沒事兒,就宣你們回來,豈不是讓你們白累一回。你們是朝中大員,也是朕的寶貝,你們的身子,朕比任何人都要關(guān)注。”
“想著東舒你年輕,倒禁得住車馬,就先召你來了。”
明湛說著閑話兒。
沈東舒眉心一動,是了,皇帝陛下似乎偏愛年輕的臣子。林永裳與他年紀(jì)相仿,就是近期聽說出使韃靼與**的皆是年輕臣子。沈東舒放了些心,這也是他的運(yùn)氣了。
沈東舒放輕松了些,笑道,“臣聽聞陛下登基大典極是隆重,只是可惜臣無此福份前來。如今得見陛下龍顏,實(shí)在是龍章鳳姿,令人心折?!?
這就是沈東舒的狡猾之處了,他在帝都的時間久。
其實(shí)他原本是大鹽商沈太平親子,少時便展露出極出眾的讀書的才學(xué)。沈太平乃商人,其子弟不能隨意科舉。沈太平也算有魄力之人,將沈東舒過繼于一癡迷念書的族弟為子。
實(shí)際上,除了宗族上的過繼。
沈東舒自幼進(jìn)學(xué)花用,皆是沈太平供應(yīng)。
沈家是鹽商出身,極為富庶。沈東舒本就天份出眾,皆有名師相教。說起來,沈東舒也在萬里書院念過書,錢永道親自教導(dǎo)過他課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