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程咬金又出現(xiàn)在了張家溝。
不過這一次,除了牛進(jìn)達(dá)一起來之外,秦瓊也來了,另外還有兩個上次沒有見過的年輕男子,卻能一眼看出絕非他們的隨從。
“叔寶,這就是鐵槍的嗣子,你的義子?”
兩個陌生年輕人中那個高大些的人笑著打量著張超,張超也打量著他。能開口稱翼國公秦瓊為叔寶的,還是這么副語氣,這人肯定身份也不簡單,甚至不會給秦瓊官職低。
莫非這人是秦王李世民?
不過李世民今年應(yīng)當(dāng)才二十三歲,而眼前這男子就算沒三十,估計也有二十六七了,對不上號。
他還在那里猜測,秦瓊卻已經(jīng)叫他過去。
“三郎,過來見過你李叔叔?!?
張超驚了一下,李叔叔,真是李世民?他心里還有些激動,沒想到自己居然在這么一個情況下,與偉大的天可汗見面了。
等到了面前,他還在想著要怎么稱呼李世民呢,結(jié)果只聽到他卻笑著道,“你是鐵槍的嗣子,叔寶的義子,確實該稱呼我一句叔父。我原名徐世績,歸唐后陛下賜姓李,因此現(xiàn)在在叫李世績?!?
原來是李世績,不是李世民。雖然只相差一個字,但區(qū)別還是很大的。張超心里突然有點(diǎn)小失落,哎,還以為李世民微服跟著秦瓊過來呢,他剛才甚至在想,或者是自己表示的太搶眼了,以致讓李世民都有所耳聞,新自趕來見自己了。
“久仰世叔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英姿偉岸?!睆埑煌R屁不要錢似的拍了過去。
雖然是李世績不是李世民,但張超也知道這個李世績也不簡單。曾有人把唐初將領(lǐng)們排了個名以評價他們。結(jié)果若以勇武論,自然當(dāng)是秦叔寶和尉遲恭為最,但若是以帥才論,則非李靖和李績這二李不可。
李世績呵呵一笑,“聽咬金說你是個聰明的小和尚,花花腸子多著呢,原還不相信?,F(xiàn)在在倒是信了,別的不說,你這嘴確實厲害。你現(xiàn)在跟我說說,你知道我什么啊,就久仰大名,名不虛傳,若是說不上來,那今天可不饒你個滿嘴胡說的小和尚?!?
不過這可難不倒張超,他那番話不全是恭維,李世績的大名他還是知道的。李世績原來叫徐世績,出身河南的富豪之家,家里相當(dāng)有錢,說是個億萬富裕也不過份。
不過雖然徐世績出身就是富二代,但他也確實很厲害。隋大業(yè)末年,天下大亂,徐世績才十七歲呢,就放著自己家的億萬家財和富二代身份不顧,直接跑到瓦崗山去參加了造反者翟讓的隊伍。
他為翟讓出謀劃策,讓瓦崗軍在中原聲名崛起。不說其它的,僅憑這個,就足以讓張超無比的佩服了,一般的二世祖,紈绔子弟豈能做到這些?
更別說雖然后來瓦崗火并,徐世績做為翟讓的心腹差點(diǎn)死在李密刀下,但徐世績后來還是很快又成了李密的心腹之將,替瓦崗數(shù)拒王世充,并打下了黎陽倉。
后來李密兵敗降唐,徐世績一人力挽狂瀾,控制了李密降唐后原來魏軍的地盤。但徐世績沒有直接拿著這些地盤人馬去降唐,反而把這些弄成名冊后送給了李密,讓李密交給唐朝。
這個舉動讓李淵覺得徐世績是個相當(dāng)純厚的臣子,因此封他黎陽總管上柱國萊國公,很快又加授右武侯大將軍改封曹國公,賜姓李氏,甚至封他父親為王。
當(dāng)時的李世績可是實際上控制著河南和山東大部份地盤,并控制著原魏軍兵馬。李密后來降而復(fù)叛被殺,李密還上表請求收葬李密,為他披麻帶孝,讓朝野都贊揚(yáng)李世績?yōu)榱x氣。
今年平定王世充竇建德之戰(zhàn),李世績也是立了許多大功。凱旋入朝時,李世民是上將,他是下將,兩人一起穿著賞賜的金盔金甲,乘兵車到太廟告捷,別提多么的風(fēng)光了。
當(dāng)然,張超還知道,以后李世績一人滅三國,為凌煙閣功臣,歷經(jīng)李唐三朝,榮寵之重,無人可及。
秦瓊程咬金他們和李世績比起來,地位差的遠(yuǎn)了。當(dāng)年在瓦崗時,李世績相當(dāng)于首領(lǐng)之一,而秦瓊他們只是大將之一,說白點(diǎn),就是李世績是公司大股東之一,而秦瓊他們頂多算是高管。如今同在李唐為臣,但李世績卻是左武侯大將軍,父親和他兩人都是國公爵,更別說還賜姓李,現(xiàn)在原河南的魏軍還多由他節(jié)制著呢。
秦瓊程咬金兩個現(xiàn)在只是秦王李世民的麾下大將,但李世績在朝中的地位卻是一方元帥,是跟李世民這一檔次的。
張超把徐世績那些風(fēng)光威風(fēng)的事跡,揀了幾處重點(diǎn)說了一遍。
李世績聽過后,臉上笑咪咪的,明顯很受用。
“你小子倒還真知道我不少事情,估計是聽鐵槍老哥說過的吧。好了,你小子沒胡亂語,但你小子也確實有些太滑頭?!崩钍揽冃χf完,從腰上解下了一塊玉佩。
“今日第一次見面,沒帶什么見面禮,這塊玉佩還算可以,就送給你吧?!?
“多謝世叔。”
那玉佩一入手,張超就知道不是凡品。
徐世績給了塊玉佩,另一個更年輕些的黑瘦男子不由的道,“茂公你送這么重的見面禮,這不是讓我為難嘛?!?
“士信你別給我哭窮,堂堂郯國公豈會連點(diǎn)見面禮也拿不出?”徐世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