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鈔之上,雕老朱頭像
費震行禮畢,在朱元璋首肯后起身,身板挺得筆直,不卑不亢,器宇軒昂。
朱元璋暗暗點頭,看向刑部尚書劉惟謙、李儼:“費震貪污一案查了兩個月,還沒有調查清楚嗎?”
劉惟謙走出,行禮道:“陛下,費震為大戶王全家寫墓志,王全確實送了三兩銀。只是,費震并沒有收下,而是當即命人拿著三兩銀買了八石米,發(fā)放給了漢中窮困百姓。現(xiàn)已查明,只是都察院認為,貪污在前,行善在后,有偽善之跡……”
“都察院認為,都察院那么多人,你說的是何人?”
朱元璋冷著臉問。
劉惟謙不敢隱瞞,低頭道:“右都御史大夫陳寧?!?
朱元璋頗是有些不滿,敲了敲桌子:“那你可問過左都御史大夫汪廣洋的意見?”
劉惟謙渾身冒出冷汗,不知如何應對。
朱元璋從桌案上抽出一份文書,丟了出去,文書啪地落在地上:“朕命人察訪費震之事,發(fā)現(xiàn)他是少有的清廉之官。任吉水知州時,寬惠得民,后來升任漢中知府,善政連連,百姓稱道。如今有人告發(fā)其受賄三兩銀,如今事實清楚,他并無受賄于己,而是施恩于百姓,何罪之有?”
劉惟謙、李儼嚇得不輕,當即跪下。
朱元璋起身,怒視劉惟謙、李儼:“如何判,你們應該清楚,堂堂刑部尚書,豈能受制于人而是非不明,若是如此,朕如何放心將刑律重典交付你們?”
劉惟謙、李儼連忙告罪。
朱元璋揮退兩人,然后看向費震,打量一番,嚴肅地說:“朕記得你,你在漢中時,略施小計便收服了上千盜賊。”
費震看著朱元璋,嘴角一動:“盜賊本是百姓,我不過是讓他們回家罷了。”
朱元璋爽朗一笑,對眼前之人很是滿意。
他是有智慧,也是有能力之人。
洪武二年時,漢中盜賊橫行,費震治理漢中,為消除盜賊之患,發(fā)出告示,要將數(shù)十萬石糧全部貸給當?shù)匕傩?,并說明秋后還給官府。
盜賊聽聞大喜,不用出手就能弄來糧食,這好事啊。至于秋后,呵,你愿意找誰還就找誰還,反正我們早跑路了。
于是一群盜賊便進入漢中,領取了糧食,順便回家看看許久不見的家人與親鄰。結果費震帶官兵冒了出來,宣布漢中結伍連坐,跑一個大家都跟著倒霉。
沒辦法,這群領了糧食的家伙,在費震威逼利誘之下,只好從良。千余盜賊,連個水花都沒打,被一袋袋糧食全給收拾了。
朱元璋命人給費震去除腳上鐐銬,然后說:“朝廷設了寶鈔提舉司,只是這提舉誰來擔任,中書報上來幾個人朕都不滿意,今日查看刑部文書想起了你。如何,可敢接這一差事?”
費震愣了下,一時之間難以消化。
剛剛還是罪囚,現(xiàn)在直接讓自己去當寶鈔提舉司的提舉?
朱元璋說出了選擇費震的原因:“寶鈔之事,牽系萬民,朕總需要找一個心系百姓之人來負責。你是一個心中有百姓的好官員,也有能力處理困難。這提舉你來當,朕放心?!?
費震跪了下來:“臣費震領旨,定不辜負陛下所托!”
朱元璋剛想說話,內侍走了過來,低聲道:“陛下,太子求見,說泉州縣男獻策寶鈔?!?
“哦,來得倒巧,讓他進來?!?
朱元璋吩咐。
朱標入殿,行禮后,呈上書信:“父皇,顧先生聽聞朝廷設寶鈔提舉司之后,給出了寶鈔十策,并悉心繪制了一份寶鈔簡圖,以作藍本參考之用?!?
“顧先生?”
費震瞇著眼。
太子口中的顧先生,想來就是泉州縣男顧正臣吧。
一個句容知縣,怎么會參與到寶鈔提舉司之事中?
朱元璋展開書信,看著里面滑出的一張紅顏色的紙張,不由愣了下,拿起來仔細看,凝眸道:“你不要告訴朕,如此小的紙張,便是他設計的寶鈔?”
朱標含笑:“父皇,正是。”
朱元璋皺眉。
大明的寶鈔,怎么也得凸顯出一個大字,怎么能如此小氣,這讓天下百姓不是看朝廷的笑話,讓藩屬國使臣知道了,還不得問一句:大明如此缺紙嗎?
太小了,至少應該有自己一巴掌寬,兩個巴掌長,這樣才顯得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