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你老朱吩咐的事,我按你的話去做,總不能有錯吧?
朱元璋戲謔地看了一眼趙海,含笑道:“看得出來,你忠心為朕辦事。既然你有發(fā)現(xiàn)人才的慧眼,那朕就派你去廣東巡按地方,察訪人才,你可要用心辦事,知民苦,察奸貪!”
趙海傻眼了。
不就是舉薦個官員,怎么還把自己給舉薦了出去?
廣東??!
那地方蠻荒得很,還時不時有人作亂,萬一被人弄死在路上都找不到收尸的。
陳寧有些不安。
難道說,不管是彈劾顧正臣的,還是舉薦顧正臣的,都要倒霉?
這丫的是個刺猬,誰都不能碰了?
胡惟庸板著臉,什么都沒說。
看朱元璋的態(tài)度,顧正臣此人短時間內(nèi)怕是離不開句容,此人真有如此重要嗎?
趙??粗煸?,求情道:“陛下,臣身體有疾,恐無法赴廣東之地,還請陛下開恩。”
朱元璋笑了笑:“身體有疾?朕可是聽聞你一個月之前剛剛納妾,昨日晚間還出了門,一個時辰才回去,既是有疾,為何不在家好好歇著?你身為御史,有巡按地方之職,朕委派你去,你竟推脫不前,這如何使得?”
趙海驚慌不已。
自己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御史,皇帝竟然對自己的動向,自己的事情如此了解?
胡惟庸感覺朱元璋的目光看了過來,心頭一沉。
看來檢校無處不在,昨晚陳寧到訪,興許也落入了這群人眼中!
不過這并不打緊。
陳寧作為御史大夫,找丞相商議事是很正常的,晚上加個班總不能是錯誤。至于兩個人的談話,自不會泄露出去。
府邸,不是那么容易滲透的,自己家可不是宋濂家。
趙海不得不接了旨意,前往廣東。
又一個御史倒在了“顧正臣”之下,這讓御史臺的人有了一種共同的認識:
不能提顧正臣。
別管是好的還是壞的,別管他多出色多出格,御史就當看不到,聽不到,別提他就對了。
說顧正臣出了問題,很可能是皇帝的問題,至少是皇帝撐腰之后的問題。這種情況說得贏才怪……
句容。
韓宜可走了一路,看了一路,問了一路,發(fā)現(xiàn)句容的百姓與上元縣的百姓簡直是天壤之別。
上元縣的百姓困苦,哀嘆不知明日。
而句容縣的百姓,則勤勉耕作,不管怎么疲憊,臉上總透著一股子朝氣蓬勃感。
“老人家,今年收成如何?”
“一畝地打了兩石稻谷,不錯啊,算是個豐收年景?!?
“全靠你們知縣?不,你們才是真正辛苦的人?!?
“這位老婦人,緣何坐在地上哭泣,可是蒙受了不白之冤,或是有人欺辱不敢告官?”
“哦,你想你老伴了啊,那你接著想……”
“這位兄長,為何這里的豬拉著孩子跑,難道句容看管孩子,是交給豬不成?”
“那什么,你繼續(xù)追,我就不幫忙了??蓱z的娃,還沒豬力氣大,放什么豬……”
韓宜可找了許久,也沒找到一個對縣衙有怨恨之人,也沒有遇到一個被大戶欺壓的百姓,這里的人很和睦,這里沒有紛擾,很是祥和。
韓宜可回頭看了看鳴鶴山的方向,句容衛(wèi)營在那里,只是自己沒有拿到陛下的手令,無法進入其中。
進入句容縣城,韓宜可每隔五個店鋪,便會走問一次,當看到句容匠作大院外排滿的商隊時,韓宜可有些震驚。
句容縣城,可比上元縣城熱鬧多了,商隊的數(shù)量也多多了。
看得出來,顧正臣治理句容是下了氣力的。
韓宜可站在縣衙大門外,拿出了御史腰牌與文書:“奉旨查閱句容縣衙庫賬,將所有賬目拿來給我?!?
承發(fā)房吏員趙謙見是御史,不敢怠慢,問出姓名后,便笑道:“縣尊不在,韓御史可否稍候一二?”
韓宜可冷冷地看向趙謙:“賬目在知縣身上?若不在,即刻拿過來,我要過目!”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