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正臣點了點頭,平和地說:“辦法總比困難多?!?
徐達踱了幾步,心頭有些火熱。
朝廷想要補充戰(zhàn)馬,打造一支具備戰(zhàn)力的騎兵,沒有個五年是斷不可能之事,甚至會更久。這也就意味著,至少五年之內(nèi),大明都將處于被動防守的境地!
徐達不甘心!
開國馬上進入第七個年頭,可敵人還在邊關(guān)呼嘯而過,時不時寇邊掠民,這對于一名武將來說是折磨!
嶺北失敗的恥辱刻骨銘心,突然出現(xiàn)的王保保如同利劍一般,將明軍將士斬殺!
此仇不報,我徐達何存于天地之間?
等個五年?
太久,太久了!
若火器當真能解決諸多問題,當真能如顧正臣所,那遠征軍完全能夠以步兵為主,騎兵為輔深入草原,找到元廷主力,與其在草原之上決戰(zhàn)!
“你認為多久可以解決火器的問題?”
徐達止住腳步問。
顧正臣笑道:“魏國公,想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足夠的錢糧,有智慧的大匠,更需要時間,這種事并非朝夕可為。我估計,若朝廷全力支持,至少需要一年時間打造出可用于克制騎兵的火器與火銃?!?
“一年?”
徐達震驚不已。
沐英連忙對顧正臣說:“這種事可不能隨意說?!?
顧正臣微微點了點頭,對徐達說:“當然,需要一個條件?!?
“什么條件?”
徐達急切。
顧正臣指了指自己,
徐達審視著顧正臣,看向沐英:“他到底是舉人出身,句容知縣,還是匠人出身,巧匠一名?”
沐英笑了起來:“說他是讀書人,可魏國公,那新式火爐便是他發(fā)明的,還有鍛體術(shù),酒精,推車……治理地方是好手,打造東西也是好手。”
“倒算是個全才之人,只不過——”徐達看著顧正臣,緩緩地問:“你如此年輕,如何懂得這么多?”
顧正臣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聽聞魏國公出身農(nóng)家。”
徐達聽聞,爽朗地笑了起來。
是啊,自己出身農(nóng)家,卻懂得兵法,懂得指揮大軍團作戰(zhàn),這顧正臣出身舉人,緣何不能懂得匠作之事?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天賦。
徐達收斂了笑,抱了抱拳:“我會告訴陛下,竭力將你調(diào)至金陵做事,你專司火器改良如何?”
“不行,我要回句容,不解決句容百姓的飯碗問題,不仕金陵?!?
顧正臣斷然拒絕。
現(xiàn)在都被人蓋上了縣男的帽子,繼續(xù)留在金陵早晚會被人收拾,還是站在金陵之外看風景為上。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