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huì)通河,前往金陵
顧正臣、梁家俊揮別滕縣,朝著金陵前進(jìn)。
一行七人,兩個(gè)馬夫。
兩個(gè)馬夫并不跟著顧正臣、梁家俊前往金陵,只是負(fù)責(zé)將人送到夏村的渡口。
夏村位于滕縣西南六十余里,挨著會(huì)通河。
梁家俊見顧正臣拿起一本《大學(xué)》翻看,不由問道:“顧弟精通的是《大學(xué)》?”
顧正臣微微搖頭,笑了笑:“略懂?!?
梁家俊有了興致:“那以你之見,《大學(xué)》中最精彩之論是?”
顧正臣肅然:“自然是三綱領(lǐng)、八條目?!?
梁家俊有些錯(cuò)愕,疑惑地看著顧正臣:“何為三綱領(lǐng),八條目?”
顧正臣忘記了,三綱領(lǐng)、八條目的提法是后世給總結(jié)的,從籃子里拿了個(gè)熟雞蛋磕著說:“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此三點(diǎn)即三綱領(lǐng)。至于八條目,自然是格物、致知、誠(chéng)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guó)、平天下?!?
梁家俊品著:“三綱領(lǐng),八條目,如此提法,倒是讓人耳目一新,顧弟多才?!?
顧正臣將剝好的雞蛋遞給梁家俊:“梁兄謬贊,我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說起格物致知,不知梁兄如何理解?”
梁家俊滔滔不絕……
馬車緩行,在黃昏之前抵達(dá)夏村。
夏村不算大,卻是一渡口小鎮(zhèn),客棧頗多。
北方夜不走船,不似南方。
顧正臣、梁家俊只得在客棧暫且安頓下來,兩個(gè)馬夫則返回滕縣。
用過晚膳后,留孫十八在客棧中看管行李,顧正臣、梁家俊帶薛誠(chéng)、梁五斤至渡口。
一個(gè)光頭中年人摸著腦袋走了過來,打量了下顧正臣等人,笑道:“兩位老爺,小子吳忠,在這渡口討生活,不知你們是想北上還是南下,可需要小子介紹些好的船家?”
梁家俊背負(fù)雙手不語(yǔ)。
梁五斤上前,拿出十文錢遞了過去:“我們家老爺想南下金陵,你給說道說道?!?
吳忠見有錢,更是高興:“南下金陵,這條路可有些長(zhǎng),夏村的船可跑不那么遠(yuǎn)?!?
“最遠(yuǎn)可以到哪里?”
顧正臣詢問。
吳忠指了指南面:“有條路可選,一條自此南下到徐州,在徐州換船轉(zhuǎn)至宿遷。另一條是走向東,走韓莊、臺(tái)莊,然后南下到宿遷。若不想換船,就走東面水道,不過那里河道有些曲折,較之徐州換船要慢上一日?!?
顧正臣看向梁家?。骸傲捍蟾缫庀氯绾??”
梁家俊思忖了下:“來回?fù)Q船也是麻煩,不妨直接到宿遷吧?!?
顧正臣微微點(diǎn)頭看向吳忠。
吳忠連忙說:“走東線至宿遷,要五日,船資每人八十文?!?
說著話,吳忠找來一名船夫,引著梁家俊、顧正臣看船。
船長(zhǎng)五丈半,船身中部寬一丈,有船艙十二間。船錨上還刻有“洪武五年造”的銘文,還有些小字看不真切。
顧正臣點(diǎn)頭:“就如此定下吧,明日一早可以走船?”
“太陽(yáng)出來就走船?!?
船夫回道。
站在會(huì)通河旁,看著只有八九丈寬,平靜的河道,顧正臣有些恍惚,輕聲說:“看史書,元朝初年的漕運(yùn),全倚仗這一條大運(yùn)河?!?
(請(qǐ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