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正臣:寧作我
李義一臉笑意,一身布衣,手中依舊握著把破蒲扇。
顧正臣有些納悶,這個家伙該不會又在玩尾行吧,你個癡漢,尾行我一個男人算什么事。
李義用蒲扇指了指送聘禮的隊伍:“這隊伍可比你家送聘禮時豪華多了……”
顧正臣很想踢死這個家伙,哪壺不開提哪壺,顧家什么條件,沒給趙家送兩只野雞就不錯了,哪里有大雁。
再說了,當初是趙家巴結(jié)的顧家……
“這樣挺好。”
顧正臣說完,背著雙手,轉(zhuǎn)身就走。
李義跟上前,見顧正臣沒有半分沮喪與憤怒,不由問:“你難道沒絲毫觸動?”
顧正臣呵呵聳了聳肩,毫不在意。
就趙雅兒那樣的女人,要胸沒胸,要腦子沒腦子,就一還可以的皮囊,沒什么可惜。至于趙家,自家姑爺?shù)姑共粌H保持距離,還會站在遠處丟石頭的勢利眼,更不能要。
顧正臣打心里看不上趙家。
可這種“看不上”落到李義眼中,則成了一種“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灑脫,不由贊道:“顧舉人好心性,可否相邀飲一杯茶?”
顧正臣指了指不遠處假裝買膏藥的中年人:“喝茶可以,只不過是不是少一個人?”
李義眉頭一抬。
好敏銳的觀察力,竟然能發(fā)現(xiàn)師爺嚴彬。
顧正臣也不想發(fā)現(xiàn),只不過好歹跟蹤也找個專業(yè)的,你買個狗皮膏藥探頭探腦七八次,沒見人家攤主都趕你走了。
再說了,這個家伙就是昨天跟著你一起趴顧家東面籬笆的人,狼狽半天,一句話也沒說就走了。真以為混在人群里就看不到你們兩個,那么大腦袋,那么大臉……
茶樓。
李義介紹過嚴彬之后,寒暄幾句,就收斂了笑意,正色道:“昨日看過顧舉人的驚人手段,今日想問一問顧舉人,若你來治理地方,如何為政,如何興民?”
顧正臣深深看著李義:“你是朝廷中人?”
李義沒有否認,只是說:“還請舉人回答?!?
顧正臣端起茶碗,略是沉思,認真地說:“治理地方,這個地方二字太過寬泛。你也應(yīng)知,各地地理不同,山川河流不同,土地產(chǎn)出、民風民俗不同。欲治地方,應(yīng)因地制宜。以這滕縣來論,滕縣什么最多?”
李義愣了下,試探地說:“水?”
嚴彬補充:“山?”
顧正臣郁悶地看著這兩位,敲了敲桌子:“滕縣最多的是煤炭?!?
“煤炭?”
李義、嚴彬有些驚訝。
煤炭,古稱湮石、石涅、黑丹、石炭等。
早在漢代時就已成規(guī)模使用,至宋時,更有“昔汴都數(shù)百萬家,盡仰石炭”的記載。
如今大明朝,煤炭更是少不了,不說老朱一家人在南京取暖的需要,就說鑄造海量銅錢,打造兵器,這都離不開海量煤炭。
大明對外戰(zhàn)爭尚未結(jié)束,東北還沒收回來,高麗正在玩兩面派,北面關(guān)外還有具備威脅的北元勢力,而在西南,還有元梁王占據(jù)云南。
沒煤炭,拿什么冶煉去,燒火棍是不行的……
(請)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