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蕓要求在銨改尿方案上寫明高凡是主要貢獻者,這件事在化工廳也惹出了很大的爭議。化工廳甚至還收到了匿名舉報信,說周曉蕓是受到高逸平的脅迫,或者是與高逸平有什么幕后交易,才會提出這樣一個離譜的說法。
徐盈本人對周曉蕓是非常信任的,她知道周曉蕓表面柔弱,但內(nèi)心是很有原則的。周曉蕓受過高逸平的照顧,出于報恩心理,輔導一下高凡的學習,或者給高凡買點零食啥的,都不奇怪。但要說她為了報恩,不惜把一項巨大的發(fā)明推到高凡頭上,這就是笑話了。
科技發(fā)明的原創(chuàng)權,代表的不僅僅是利益,還有學術道德問題。周曉蕓本質(zhì)上還是一個學者,怎么可能去做這種違背學術道德的事情?
徐盈的丈夫正是高凡參加化學競賽時候的黑臉監(jiān)考老師林志元,在親自去滄塘對高凡進行了一次測試之后,林志元在家里嘟噥過不止20次,說這個孩子簡直就是一個妖孽,化學功底太扎實了,就是人品有些欠費,也不知道家長和學校是怎么教育的,純粹就是把一顆好苗子給慣壞了嘛。
徐盈素知林志元的水平和秉性,林志元都覺得高凡功底扎實,那么周曉蕓的說法也就有一些依據(jù)了?,F(xiàn)在,見滄海廠拿出來的稀土觸媒論文把高凡的名字寫在最前面,而孟海又搖頭嘆氣,說自己蒙羞,可見這項發(fā)明的主要貢獻者必定是高凡。
孟海、吳澤群這些人的水平,徐盈心里是有數(shù)的。他們都是搞化肥的老手,經(jīng)驗豐富,是合格的化肥工程師。但要說他們能夠發(fā)明出稀土觸媒,徐盈就有些不信了。稀土觸媒這事,冀玉林向她匯報過,她知道其中有一些難度,別的企業(yè)不敢搞,也是這個原因。
如果周曉蕓在廠里,說是周曉蕓在主持這項研發(fā),倒也說得過去。然而,周曉蕓這些天都在瑞章,甚至還不知道廠里搞新觸媒的事情,所以這件事肯定與她無關。
那么,說高凡是這項發(fā)明的主要貢獻者,反而是最合理的解釋。
而這樣一來,估計又有人該抓狂了吧?
這算不算是紅果果的打臉呢?
徐盈是個業(yè)務型的官員,對于化工廳里那些不務正業(yè)卻喜歡搞陰謀詭計的干部素來都很反感。這一次,在質(zhì)疑高凡的問題上,蹦跶得最兇的,正是這批不務正業(yè)的干部,高凡能夠憑實力打他們的臉,徐盈當然是樂于捧個瓜站在一邊觀摩的。
誰說副廳長就不是吃瓜群眾了?
“這個高凡,應該就是高廠長的那個天才孩子吧?”
徐盈笑呵呵地向高逸平求證道,話卻是說給眾人聽的。
“什么,這是高廠長的孩子?”
“哪個大學畢業(yè)的?”
“咦,過去怎么沒聽老高說過?!?
眾人都把目光投向了高逸平,表情卻千差萬別,有驚訝的,有羨慕的,有嫉妒的,有恍然大悟的,有諱莫如深的。
“哎哎,啥天才不天才的。這孩子還在讀高中呢,也就是平時喜歡看點書,有點鬼點子。真正做事,還是老孟、老吳他們,我那孩子也就是出了點主意而已?!?
高逸平謙虛地說,同時向眾同僚們精確地奉還各種表情,有表示承認的,有表示客氣的,有你懂個屁的,有不服你來打我的……
孟海知道大家在懷疑什么,他也很清楚自己出現(xiàn)在這里,就是要當好工具人的。他接過高逸平的話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