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代的綠皮車,座位是面對面的。在沒有手機的年代里,乘客們沒有什么娛樂活動可以排遣旅途中的無聊,打牌以及與鄰座搭訕聊天就是最常見不過的解悶方法了。
高凡他們?nèi)齻€人的對面,靠窗和中間坐的是一對農(nóng)民老夫婦,估計是去參加化學競賽的。”
“化學競賽啊,了不起,了不起,能夠到省城參加競賽的,那肯定都是學校里的尖子生吧,太了不起了?!蹦贻p人嘴里的恭維話像是不要錢一般地流淌出來。
“大哥是做生意的?”高凡反客為主,向年輕人問道。
年輕人笑著說:“老弟的眼力也不錯,我就是做生意的,賣點自己家里做的小東西,也就是圖個吃飽。我們水南不比你們茂林,我們那里山多水多,就是土地少,光靠種田根本就吃不飽飯。這不,現(xiàn)在國家的政策也允許,我就跑出來做點小生意了?!?
“做生意好啊,你們水南人腦子活,做生意個個都是好手?!备叻残χf。
此時正是改革之初,商品經(jīng)濟還不成熟,水南人做生意的名氣還沒打響。幾年后,水南人的生意將會做遍全國,然后再走向世界,最終連美利堅國的大統(tǒng)領(lǐng)能不能贏得大選都要先看看水南的某烏指數(shù)。
那位水南商人自然不知道后世的這些事情,聽到高凡夸他,他趕緊謙虛道:“哪里是什么腦子活嘛,都是生活逼出來的?!?
高凡點點頭,接著問道:“老板貴姓啊,不知道你做的是哪方面的生意?!?
“哎呀,我哪是什么老板,就是一個鄉(xiāng)下人而已。我叫陳興泉,是水南仁橋的。要說我做的生意嘛,就是這個……”
說到這里,他拎起一直放在腳邊的旅行包,拉開拉鏈,從里面掏出一堆花花綠綠的東西,擺在了兩排座位中間的小茶幾上。
“呀!”
東西一擺出來,剛才正在假裝埋頭看書的黃春燕先低聲驚呼了一句,隨后才意識到有些不妥,連忙伸手捂嘴。
方瑞沒有像黃春燕那樣呼出聲來,不過眼睛也一下就直了。
高凡感覺到兩位同伴的驚訝,扭頭看了他倆一眼,又回過頭來看著桌上那堆東西,心里滿是不屑:
就這……
原來,這位名叫陳興泉的小老板拿出來的,不過是一堆塑料制品而已,其中有塑料飯票、塑料冰棒票、塑料代金券、塑料書簽、塑料課程表、塑料工資袋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