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天賜看來,其實重新建一個工廠也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對于現(xiàn)在的深南市來說也是有很多的傳統(tǒng)老工廠在的。
假如要是在這些老外來到這里之前的話,那些傳統(tǒng)的老工廠依然是有生存的能力。
可是在這些老外來到了深南市之后就不一樣了。
因為這些老外來到了深南市之后,就會創(chuàng)辦出來更多的工廠,這些工廠的生存能力自然是要比傳統(tǒng)的老工廠強大太多了。
一方面是人家的機器肯定是使用的,現(xiàn)在最先進的或者說是稍微先進一些的,反正就是比傳統(tǒng)的老工廠里面的機器要強上太多太多了。
另一方面就是人家的技術和產品,那也是現(xiàn)在深藍四所沒有的,或者是說原本在傳統(tǒng)的老工廠當中沒有生產出來的。
這樣一來,自然也就導致生產效率上面人家會提升很多。
而且生產出來的產品要比傳統(tǒng)的老工廠強上太多了。
從性價比上面來講,大家伙自然會考慮到使用人家老外的工廠里面生產的這些新產品。
哪怕就是有一些人在一開始的時候還存在著愛國心想著去支持傳統(tǒng)的老工廠里面生產的那些產品,也是時間不會太長的。
因為在時間長了之后就會驗證出來,確實是人家的新技術生產出來的新產品更加好用一些。
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希望能夠過得豐富多彩一些。
如果要是在做同樣的一件事情的時候,人家用時短并且還做得好。
那就需要考慮到使用的東西怎么樣了。
也許一次兩次感覺不到什么,但是在次數(shù)多了之后就會覺得這區(qū)別實在是太大了。
慢慢的自然也就使得這些老外的新工廠生產的新產品進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了。
這樣一來,傳統(tǒng)的老工廠生產出來的東西也就慢慢的會被淘汰。
可是對于這些傳統(tǒng)的老工廠來說,他們所使用的研發(fā)資金也全部都是上面給的,包括整個工廠的翻新以及器械的升級全部都是要上面撥款的。
對于現(xiàn)如今的華夏而,經濟蕭條這一筆款項是非常大的,自然也是短時間之內沒有辦法去融出來的。
如果要是有那么多錢的話,肯定也不會讓這些老外登堂入室。
那么在這個時候上面能夠把這些工人們的工資可以維持住,就已經算是不錯了。
但是這些工廠的生產效益一直提升不起來的情況之下,這樣的工資可能也就慢慢的沒有辦法繼續(xù)發(fā)下去。
那么時間長了之后將會有很多的工人面臨失業(yè),也就相當于是有很多的家庭會面臨沒有收入。
易天賜自然是不想讓這樣的事情發(fā)生的。
因為這樣的事情一旦發(fā)生了之后,這些人們可能會在情緒上面整體蕭條下去,甚至對整個國家失望。
那么在這種情況之下,自然也就給了那些老外更多的機會。
不單單是他們的文化入侵會更快,而且這些老外在使用工人的時候,工資上面也是會繼續(xù)降低。
畢竟有那么多的老工人都失業(yè)了,那么對于這些新人來說,自然可以用更低的工資讓他們來工作。
要不然的話可能就會使用那些老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