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官兵陸續(xù)登島,沈溪自己也在第二批登島人員中。
荊越親自護送沈溪,乘坐小舟上了岸,沈溪登岸第一件事是先找石頭扶著坐下,然后叫幾個領兵的千戶、百戶過來交待囑咐一番。
海灣里的船只除了旗艦和四艘護衛(wèi)艦外,其余悉數折返陸地,接應后續(xù)兵馬登島。沈溪既然定了三軍一齊攻島,那兵馬除了押運糧草照看馬匹的輜重兵以及留守部隊,其余都會運到島上,后續(xù)起碼還需要運兩次,算算時間應該到半夜左右才能把所有士兵都運過來。
荊越道:“大人,六丫兄弟說了,這會兒就怕起大風,若后續(xù)船隊不能跟過來,等漲潮的時候島上賊寇趁勢反撲,我們……可就沒退路了?!?
沈溪打量侍立一旁盯著他猛瞅的六丫,回頭再看看荊越,嗤笑道:“怎么膽子越來越小了?這島上最多不過四百賊寇,我們有一千多兵馬,兵器、火炮皆都齊備,只要不深入島中央,有何可擔心的?”
荊越想了想,確實是這么個道理,可他心里就是不踏實。
但稍微懂行的將官過去提醒了一句:“你這就不懂了吧?兵法里,這叫破釜沉舟、背水一戰(zhàn),聽說過韓信沒?要打仗就別留后路……”
大明的軍官學問普遍不高,但當他們知道別人不懂的知識,就喜歡賣弄吹噓,聽者熟記于心,或許下次就可以依樣畫葫蘆作為吹牛的資本。
沈溪無奈搖頭,他可
δ.Ъiqiku.nēt從未想過“背水一戰(zhàn)”,只是覺得島上情況不明,最佳策略就是穩(wěn)扎穩(wěn)打,依靠兵力優(yōu)勢取勝,順帶練兵。
頭年年底平匪,畢竟有半數兵馬停留在岸邊看熱鬧,而他準備許久的上川島一戰(zhàn)又以兵不血刃收場,沒達到練兵的效果。
沈溪帶了一群自以為凡事皆能,但其實并未經受多少實戰(zhàn)考驗的戰(zhàn)場新丁,以實戰(zhàn)練兵是沒辦法的辦法。
由于海岸縱深的石林相當于天然的城墻,只需堵住幾個通道,再在石林頂部安置一些警戒哨,那么背靠石林扎營,非常安全。
當然,防守方面沈溪從來沒有放松過,目前東北方開闊處還在熊熊燃燒,等火勢小一些,沈溪準備在這個方向布置防御。m.biqikμ.nět
沈溪已經用木梯登上石林頂部查看清楚了,從岸邊深入大約一里地左右,有大片開闊地,上面的樹木被砍伐一空,賊人開墾出大片田土,這場大火基本上燒到那兒就被阻隔了。加上目前島上吹的是西南風,島嶼腹地和南方的森林并未受到波及。
沈溪從石林頂部下來后,立即派出斥候查探島上的地形地貌,好將幾個城寨位置準確探出來,同時把進軍線路確定下來。
官兵上島后,按照沈溪安排各司其職。
斥候兵算是最辛苦的兵種,他們拿好武器和能夠發(fā)出信號的煙花,五個人一隊,開始往島嶼深處進發(fā)。
斥候隊被沈溪一口氣派出去二十多個,剩下九百多名官兵,半數負責扎營,準備埋鍋造飯,另一半則挖掘茅廁、壕溝和陷阱,布置拒馬和籬笆。
不知不覺兩個時辰過去,眼看已到下午申時。
“大人,營寨已經扎得差不多了,后續(xù)的兵馬怎還沒到?”
荊越過來向沈溪通知消息,此時沈溪正站在被熏黑的“巨石墻”頂部,用望遠鏡往島的縱深方向看去。
“那邊……還有那邊,能看到兩個寨子,這兩個方向要重點防備,明早進兵也先往這兩個方向進發(fā)?!鄙蛳?。
荊越順著木梯爬到巨石頂部,往遠處看去,好半天后才莫名其妙打量沈溪,問道:“大人,有嗎?我怎么沒看到……”
沈溪把手上的望遠鏡交給荊越。
荊越拿在手上湊到眼前一看,“啊”一聲驚叫起來,手一抖,望遠鏡直接落到他的腳背上,然后跌落在巖石上。
沈溪氣得滿臉通紅,喝斥道:“干什么?”
“大……大人,卑職手不好使,這是何物竟然看得清楚遠處物事?”荊越連忙彎腰俯身去撿。
沈溪搶先把望遠鏡拾起,愛惜地將上面的塵土擦去,冷聲道:“幸好沒有直接跌落到石頭上,摔壞了你可賠不起,此乃盤古開天地以來歷朝歷代第一架望遠鏡。”
荊越一臉迷惑:“啥鏡?”
“望遠鏡?!?
沈溪重復了一遍,“顧名思義,就是能看到遠處景物的鏡子?!?
荊越對沈溪佩服得五體投地,恭維道:“大人真乃神人,有此寶貝,何愁賊寇不除、大明百姓不得安寧?”(未完待續(xù)。).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