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寬和唐寅都看著沈溪,想知道沈溪有什么靈丹妙藥能拯救一個沉疴痼疾、病入骨髓的老人家。筆趣庫
還說“不藥而愈”,難道沈溪精通針灸或者堪輿之術(shù)?
沈溪心平氣和地說道:“本官聽聞,凡家中親人有傷病,或可以嘗試沖喜之法,來令傷病減緩,甚至可不藥而愈。青衫先生也應(yīng)該知悉此事,為何不作嘗試呢?”
沖喜的民間風(fēng)俗自古有之,在家里人有重大疾病,或昏迷不省人事,被認(rèn)為是邪魔纏身,此時用紅事來沖喜,或可讓病人渡過危險期。
沖喜一般用在訂了親但尚未迎娶妻子過門便已瀕臨危境的男子,亦或者是用成婚來為病重的父母沖喜,雖說帶著一點迷信色彩,但偶爾還是有效的。
從醫(yī)學(xué)角度來說,人一旦遇到喜事,身體因為激動而熱血上涌,心跳加快,體內(nèi)的激素便會增多。
但沖喜之事多不可信,這也令古代許多為丈夫沖喜而過門的女人,從入門開始就要守活寡。
夏寬嘆道:“之前大夫或是鄰里鄉(xiāng)親都有提及,可鄙人畢竟已娶了妻室……”
沈溪點頭:“先生說的是,不過據(jù)本官所知,令堂對令妹夏小姐的婚事也十分在意?!?
沈溪不用把話說得太明白,只要稍微一提,夏寬和唐寅都明白過來了。
唐寅欣喜不已,暗忖:“原來關(guān)鍵點在這里……要沖喜,廷蘇兄已經(jīng)娶妻,自然不合適,只能讓夏小姐出嫁來為老夫人沖喜,那不就有希望了?”
夏寬搖頭:“家母尚且在病榻之上,舍妹每日辛勤,衣不解帶全天照顧,豈能辜負(fù)她拳拳孝心?”
沈溪心想,你這哪里是為你妹妹著想,根本是怕老母病重期間嫁妹之舉說出去會被別人說閑話,影響你的名望。
當(dāng)下沈溪又道:“老夫人生平之愿不過是想看到子女都有個歸宿,就算喜婚于事無補,能在老夫人離去前,看到夏小姐的未來有個著落,老人家去得心安,此同為孝道。本官必當(dāng)請地方鄉(xiāng)紳,為此事立傳,讓世人知道夏氏兄妹的仁孝?!?
現(xiàn)在沈溪是要打消夏寬的顧慮,把這件事定性為“孝道”,有沈溪這個三省督撫出面,加上夏寬嫁妹的目的是為了沖喜,就算喜婚于事無補,能讓老人家去得無牽無掛,善莫大焉。如此沈溪請地方鄉(xiāng)紳為此事立傳,合情合理。
夏寬不由猶豫了。
若別人來提這事,他當(dāng)即就會拒絕……我老娘病危,你居然讓我把妹妹嫁出去,你還有人性嗎?
可沈溪來說就不同了!
沈溪有身份有地位,而且是天子近臣,他想不出沈溪在這件事上是為利益,只是提出一個合情合理來成全他名節(jié)的方案,他就算想破口大罵,也開不了這口。
猶豫就代表有想法,沈溪繼續(xù)說道:“夏小姐一片孝心,于此時必當(dāng)不愿出嫁,既是沖喜,這喜婚可在夏府舉行,以老夫人為高堂,新婚夫婦為之敬茶。且成婚后,夫婦二人不必即刻合巹,夏小姐仍舊留在家中照顧病榻左右,如此也能全了夏小姐的孝心?!?
既然老母親已藥石無靈,用民間風(fēng)俗中的沖喜不失為盡孝道的方式,而且并非是真的要成婚辦喜事,只是用這種方式來讓老母親開心。
妹妹出嫁后不用去夫家,仍舊留在家中照顧老母親,督撫衙門還會請地方鄉(xiāng)紳來宣揚兄妹倆的孝道……
這在夏寬看來,的確是無可挑剔的好主意。
妹妹嫁不出去,未來三年還要他來養(yǎng),這女孩子養(yǎng)久了可是要生仇怨的。
夏寬想到這里,有些心動了,但還是為難道:“沈大人,您說的固然好,可小妹如今年已十八,并無適宜婚配之人,情急之下如何嫁得出去?”
唐寅差點兒就要脫口而出……沒人的話,我來啊。
但見沈溪臉色沉下來,他張開的嘴馬上閉上,因為他意識到以自己的腦袋瓜說多錯多,老老實實聽沈溪講下去。
“唉!”
沈溪嘆了口氣道,“以令妹的才學(xué)和人品,還有她的孝義之心,實在是世上無可挑剔的奇女子。為令妹擇偶,必當(dāng)是有才學(xué)見識之人不可,一時的確難以找尋?!?
夏寬雖然滿心贊同這番話,但卻有些無奈,他心想:“小妹背負(fù)了克夫的名聲,找個門當(dāng)戶對的人家嫁出去都不易,還敢有那么多挑剔?不過既是督撫大人幫忙,或許真的還能找到合適的人家。”
沈溪問道:“不知青衫先生對令妹婿,在人品家世上有何要求?”
夏寬一時間被問得啞口無,他遲疑半晌后,才道:“回大人,只要門當(dāng)戶對,是讀書人……愿意接受這樁婚事便好。”
他實在不敢提太過分的要求,說門當(dāng)戶對,他夏家最多是個沒落的書香門第,在老家是有幾畝田地,算個小地主,但他畢竟無功名在身,夏家也算不上是豪門大戶,甚至要求親家是“讀書人”都有些過分,因為人家娶的是一個背負(fù)克夫之名且是十八歲的大齡女青年,嫁妝不多不說,還要讓人家接受在夏府夏家老人面前拜堂成婚,成婚后還不能合巹,讓新婚妻子繼續(xù)留在家里照顧老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