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公,你進去拿一些點心出來,我有些餓了,再賞賜給幾位先生用過?!敝旌裾诊@得很體貼,居然讓沈明有去拿點心。
東宮的侍從官,只要身為翰林,名義上都是朱厚照的“先生”。
禮待先生本是應該的,但朱厚照不給這些“先生”找麻煩就不錯了,他賞賜點心尚是頭一遭。
等沈明有退下去準備點心,沈溪問道:“為何不見劉公公?”
對于東宮太子的貼身侍從太監(jiān)換人,沈溪必須要問個清楚明白,因為劉瑾可是未來正德年間的風云人物,而正德初年的政治風浪,也主要是因劉瑾的擅權而起。
就連馬文升、劉大夏、劉健、謝遷等老臣,也都栽在這老閹人手上,甚至許多自詡清明的儒臣也都加入“閹黨”之列,在劉瑾伏誅后被罷官免職,終生與朝堂無緣。
“我也不太清楚,好像是父皇把他調去做別的事情了吧?!?
朱厚照撓了撓頭,道,“那劉瑾,沒事就會給我找麻煩,現在不在身邊更好,我覺得張公公挺會做事的,比劉公公好多了……”ъiqiku.
提到沈明有,朱厚照有一點高興,雖然他跟沈明有認識沒幾天,可很顯然沈明有已經通過一些手段把小太子給拉攏了。
沈溪心里升起一股不詳的預感。
誰能討得太子的歡心,將來誰就能在這熊孩子貪圖逸樂時有足夠的權威,現在問題的關鍵是誰能成為正德初年的第一位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歷史上是劉瑾,如今劉瑾失勢,這個人不會就變成沈明有了吧?
從親疏的關系來說,沈明有跟沈溪作為本家伯侄,沈溪的確不用太擔心,更何況沈明有曾經偷偷透露過皇帝的心思給他,讓他知道皇帝的想法。
淺顯了去看,沈明有得勢,對沈溪來說有利,但若是把時間放長遠一些考慮,再從大局出,沈明有得勢,對沈溪來說或許是一場災難。
沈明有得勢,他不會幫沈溪什么,因為沈明有這個人自私自利,他之前泄露皇帝的心意,并不是為了幫沈溪,而是想達到他結交外臣的目的,跟沈溪攀關系,方便他兒子能得到沈溪的庇護。
而沈明有是在成年,尤其是生兒育女后才凈身為太監(jiān)的,前后不過幾年時間,這樣的人憤世嫉俗,心理扭曲,很容易把這股恨轉嫁到沈家人甚至是天下人身上。
沈明有比劉瑾更圓滑世故,在沈溪看來,沈明有或許比劉瑾更危險。
退一步來說,就算沈明有沒做出什么惡事,光是他身為沈家人的身份,就讓沈溪很為難。最怕的是沈明有未來跟劉瑾一樣倒臺,最后別人會把沈溪歸為閹黨一類,那沈溪可真就嗚呼哀哉了。
這并不是沈溪杞人憂天,歷史上身為前七子之一,也是弘治十五年的殿試狀元康海,就是因為與劉瑾是關中的同鄉(xiāng),而且為了救李夢陽曾去找劉瑾吃酒飲宴,就被定為閹黨,終生不被允許踏入官場。筆趣庫
很快,點心拿了出來,朱厚照笑道:“沈先生嘗嘗吧,都是好東西,平日里我可愛吃了。”
沈溪笑了笑,拿起一塊點心吃了,沈明有連頭都沒抬,拿著盤子繼續(xù)送去給別的先生品嘗。
點心甜得膩人,沈溪心想,難怪這小子臉越來越圓,感情是吃甜食導致的。
“先生,開講吧。今天講什么?”朱厚照興沖沖問道。
年底休息,朱厚照悶得無聊,讓他學習時就會想偷懶,讓他長時間偷懶反而覺得無趣,他又沒什么同齡玩伴,跟沈溪年歲相仿,沈溪又懂得一些好玩的東西,知識淵博,上別人的課他沒多少興趣,但上沈溪的課他卻興致盎然。
沈溪道:“今日復習?!?
說著,沈溪看了眼立在太子側后方的沈明有。
跟劉瑾的張狂有些不同,沈明有為人處世更低調一些,也是沈明有知道他在東宮中沒什么地位,更懂得察觀色的重要性。
“復習有什么意思……先生,不如你給我多講一點兒歷史上的故事吧?”朱厚照瞪大眼睛請求道。
沈溪跟別的東宮講官有一點不同,就是沈溪在課堂上用俚語非常多,倒也不是什么粗俗的語,只是平常對話能讓人聽懂,而非之乎者也那些。
朱厚照最感興趣的,是沈溪把歷史上的人物串聯成故事,聽起來不會覺得單調乏味。
“太子想要聽什么故事?”沈溪問道。
“最好是唐朝的,要不你講講李績的故事好不好?我依稀記得,此人原名徐世勣,好像在瓦崗輔佐程咬金,后來投唐后東征西討,被唐高祖李淵賜姓李,他率部破、高句麗,功勛卓著……”
朱厚照最喜歡的還是打打殺殺的內容,尤其是對外戰(zhàn)爭,這熊孩子聽一次都不覺得過癮。
沈溪道:“太子讀史,當以史為鑒,盛唐之衰,以安史之亂為轉折,中唐之后閹黨擅自廢立有關。”
朱厚照疑惑了一下,才莫名其妙出一聲:“?。??”
ps:第二更到!
天子求訂閱、打賞和月票鼓勵哦!謝謝啦!(未完待續(xù)。)8.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