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微微點頭,道:“說起來都是謝家人?!?
謝韻兒臉上帶著欣喜:“就知道相公有能耐,以前是謝老祭酒登門,現(xiàn)在又是閣部登門,以后咱家可真要成為京城名門顯貴都想來拜訪的地方呢?!?
“沈府”終究用的是原來“謝府”的宅院,沈家有榮光,連謝韻兒臉上也有光彩。
沈溪道:“別把謝閣老想得太好,他對我,利用的成分多一些,以后若是用不上,恐怕就不會再來了?!宝?Ъiqiku.nēt
謝韻兒笑道:“瞧相公說的,謝閣部在外名聲很好,很多人拜望他都不得,更何況是今日這般主動來訪?別人想被他‘利用’,也得看有沒那本事呢!”
沈溪知道,現(xiàn)在謝韻兒對自己的敬佩已經(jīng)陷入盲目的境地,不過能夠讓自己的妻子這般崇拜,算得上是男人最大的榮光了吧!不過問題也來了,盲目的結(jié)果就是盲從,他以前最欣賞的是謝韻兒獨立自主的思想,這樣能夠給他提出一些好的建議,現(xiàn)在看來,謝韻兒正在逐漸失去這一優(yōu)點。
大概這就是俗話所說的,女人一孕傻三年吧!
……
……
沈溪如今并非什么差事都沒有擔(dān)著,至少他得不時去王恭廠視察造炮的進度。
具體的公文已經(jīng)下發(fā),沈溪將護送佛郎機炮前往北疆,雖然這是弘治皇帝安排的差事,但沈溪領(lǐng)的卻是兵部公文,也就是說,嚴(yán)格意義上說,沈溪不能算是皇差。
至于高明城和王守仁,卻是實打?qū)嵉臍J差大臣,兩邊相互間沒多少牽扯。
沈溪有些奇怪,既然牽扯不大,張延齡何必又是送美女又是贈厚禮?
沈溪在王恭廠得到工匠們的一致?lián)泶?,主要是他們聽說沈溪在之前圍場六炮揚國威的事情……
小道消息傳播得總是很快,民間如今都在傳頌,說大明朝年方十四歲的狀元郎沈溪,讓不可一世的韃靼人誠心誠意給大明皇帝下跪敬獻國書……
這些傳,把沈溪夸獎得就跟天上的神仙一樣,但謠終歸是謠,因為百姓連兀良哈人和韃靼人的區(qū)別都沒搞清楚,他們只當(dāng)這次其實來進國書是之前犯邊的韃靼人,卻不知兀良哈人這幾十年與大明朝并未有太過直接的沖突,屬于草原中相對弱勢的部族。
當(dāng)然,要不是大明與韃靼人交惡,兩國開戰(zhàn),大明也不會把兀良哈人放在眼里,特別恩準(zhǔn)他們前來朝貢。
朝廷有意鼓吹這次圍場狩獵,除了展現(xiàn)大明國威,更重要的是讓老百姓增加對朝廷的信任,不再為韃靼人犯邊的事情提心吊膽。
以至于民間那些謠傳雖有失偏頗,但朝廷根本就沒有糾正的意思,甚至還推波助瀾,變相承認(rèn)來朝貢的其實是韃靼人。m.biqikμ.nět
“沈大人回頭高升,可別忘了小的,小的叫……”
一堆工匠圍攏過來向沈溪介紹自己,希望沈溪能在百忙中記住他們的名字,因為他們聽說了,弘治皇帝當(dāng)面夸獎了沈溪,還說會有賞賜,估計加官進爵少不了。
但至少到現(xiàn)在,沈溪未享受到加官進爵的待遇,畢竟他已經(jīng)是從五品的翰林官,再想升官,以當(dāng)前的年齡和資歷,實在有些困難。
沈溪心里在想,困難是有,但朝廷有功必賞、有過必罰的原則總不能違背吧?怎么說此事現(xiàn)在都鬧得沸沸揚揚滿城皆知,估計要不了多久連江南的人都知道了,什么都不賞的話,老百姓也會替我叫屈。
于是沈溪安心等著升官的消息傳來。
但弘治皇帝似乎忘了這件事,連吏部那邊也沒動靜,時間不知不覺過去,轉(zhuǎn)眼都十月下旬了,朝廷那邊壓根兒就沒提這事,甚至沈溪依然不能去東宮給太子上課……用謝遷的話說,去北關(guān)之前,什么都不要想。
這跟沈溪當(dāng)初去泉州辦差前的情況大致相似,不過上次是因為他教太子玩耍,令弘治皇帝對他不信任,這次卻是太子、張皇后相繼中毒而只有他和妻子謝韻兒能夠解,讓弘治皇帝懷疑他治病救人居心不良……
沈溪心想:“反正用誰不用誰,那是皇帝說了算,誰叫我這個詹事府右諭德不是給朝廷做事,而是給你教孩子?”
一直到十月二十二,沈溪出發(fā)前往北關(guān)的頭兩天,吏部才有公文下發(fā),大概意思說是沈溪升官了。
等滿含期待地到了吏部,沈溪才知道自己的官秩沒升,仍舊是從五品,官職也基本沒動,詹事府右諭德,只是在兼職上發(fā)生了一點小小的變化,原先的兼翰林修撰,變成兼翰林侍講。
同時,進日講官。
***********
ps:第三更送上!
今天的保底更新完成,大家繼續(xù)砸票哦,如果成績好的話天子會有第四更!求訂閱、求打賞、求推薦票、求月票!(未完待續(xù)。).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