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枝山以詩文見長,寫了篇洋洋灑灑的拜帖,被蘇通連看都不看給拋之腦后,這是何等的無禮?
江南士子大可將此事引為笑柄,也有人覺得這是蘇通狗眼看人低。
蘇通一臉篤定,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文章之事,誰的好誰的賴,完全是主觀臆斷,一篇文章不可能誰都喜歡,人們總是認為他作出的文章才是最好的,就算是一篇狗屁不通的文章,仍舊有人喜歡。
不過此時旁邊的士子已在偷笑,于步誠強忍著笑意,問道:“蘇兄,其實在下也想知,這位?!拥陌萏睦锊缓??”
蘇通心想:“我的才學雖然與吳公子、沈老弟相比差了點兒,可多少也是個才子吧?一篇文章而已,我挑毛病那還不是一大堆?”
當下蘇通直接拿起祝枝山的文章,從上至下仔細閱讀,從開篇,他心里就有一種很不好的預感,文辭實在是太好,而且不是那種華而不實的文字,根本就是拜帖中的范文啊!
蘇通還沒讀到一半,心里已經(jīng)在犯嘀咕:“怪不得沈老弟遠在家鄉(xiāng)就聽說此人,感情真的是‘江南名士’,這么好的文章,我如何去評論?”
祝枝山見蘇通臉色從傲慢變成驚訝,又從驚訝變成猶豫,當下心中現(xiàn)出幾分自信,自豪地問道:“閣下可有審讀完?在下雖然稱不上比在場眾人的文章好,但也不會太差吧?”
蘇通沒有讀完,因為已經(jīng)不需要了,他自問這么好的文章自己是寫不出來的。他心里也在暗罵祝枝山,你學問好待在家里等著別人拜訪你得了,作何出來現(xiàn)眼,作這么好的文章當拜帖,豈不是浪費才學?
旁邊的士子笑得也很歡實,笑道:“看來蘇公子馬失前蹄啊,我們這位祝公子……應該稱呼一聲祝先生。在南直隸乃至全國那可是名聲顯赫啊,你就這么判斷他的文章不好,總要有合適的理由,否則為江南士林恥笑啊?”m.biqikμ.nět
這些人也是恨蘇通出的餿主意。居然要比試寫拜帖,結果最后只是粗略看了看,就選了兩篇文章出來。
讀書人大多心高氣傲,自己的文章被刷下去,誰服氣?現(xiàn)在祝枝山這樣大名鼎鼎的才子。也跟咱們落了個一樣的下場,他們能不跟著起哄?
說到底,還是這些江南地區(qū)的士子有一種心理上的優(yōu)勢,看不起福建來的蘇通和沈溪。
蘇通嘆道:“這篇文章……”
蘇通不是那種知錯不改之人,他心里慚愧,就要認錯,可沈溪突然搶白道:“這篇文章根本就是狗屁不通!”
一句話,令在場所有人都嘩然。
大名鼎鼎的吳中才子祝枝山的文章,被你一個十二歲的后生歸為“狗屁不通”,若說剛才蘇通的表現(xiàn)是目中無人。那沈溪這番話,完全是不知天高地厚。
饒是祝枝山覺得自己脾氣好,此時瞪大眼睛看著沈溪道:“閣下倒是說說,在下的文章……如何……”
“狗屁不通”四個字他說不出口,這種話在他看來很粗俗,用這么粗俗的話形容自己作出來的文章,不但是對他的侮辱,也是對斯文的侮辱。
沈溪在所有人的打量下,仍舊氣定神閑,拿起茶杯來。先將杯子里的茶一飲而盡,旁邊的人還在想,這時候你還有功夫喝茶,你要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峙陆鲜孔拥耐倌亲泳湍馨涯阊退?,你以后還想進學?
沈溪喝完茶,突然把茶杯放下,卻是拿起酒壺的蓋子去蓋茶碗,因為酒壺的蓋子很小,直接落進茶杯中。
蘇通為人精明。立即醒悟,沈溪這是對他進行點醒啊。
文不對題……
就是文不對題,蘇通笑道:“沈老弟說的沒錯,你這篇文章就是狗屁不通!一篇拜帖,寫于小小紅封之上,你這么多字,能列得下來嗎?”
包括祝枝山在內,所有人仔細一想,哎呀,的確是這么回事。
我讓你寫拜帖,你洋洋灑灑足足寫了四五百字,學問再好有個屁用,這是考你應用文不是考你才學。
祝枝山算是成名已久的名士,連弟子都被譽為大才子,許多人把他的文章奉為經(jīng)典,隨便寫篇文章出來都能在江南引起轟動,為人傳抄。顯然居然被人說“狗屁不通”,似乎還有理有據(jù)……
祝枝山咳嗽兩聲,道:“誰說寫不下?拿筆來!”
一句話,他身后的小廝趕緊給祝枝山換筆,原來祝枝山出門,經(jīng)常會偶有啟發(fā),在路上就潑墨揮毫作詩或者是寫文章、作畫,也是講求一個身臨其境的感覺。
所以,他的小廝出門都會給他帶宣紙、畫紙和各種規(guī)格的毛筆、墨硯,為的是方便祝枝山的即興創(chuàng)作。
祝枝山不但文章了解,書法也是一絕,雖然紅封不大,但換上細筆,以蠅頭小楷將所有內容撰寫上去,對他來說也挺輕松。
于是乎,在場之人就有幸見識到了這位吳中大才子的現(xiàn)場書法,祝枝山無論是從提筆、落筆、行筆,都講究一個意境,水到渠成,力不多不少,字快而準確,密密麻麻的蠅頭小楷寫下來,最后竟然還能留出寫落款的空余。
在場之人不由心想:“難怪祝枝山詩文書法名貫江南,原來真的這般了得?!?
蘇通看了心里更加緊張,他自知沒祝枝山此等本事,能以小字把整篇文章濃縮進一封拜帖之內。
也怪把話說得太滿,若是剛才把話收回,再認錯,或者不會如現(xiàn)在這般尷尬,關鍵是剛才沈溪那動作分明就是在提醒他。蘇通心想:“難道是我理解錯了?還是說沈老弟也沒料到姓祝的有這等本事?”
等祝枝山把落款寫好,放下筆來,在場之人叫好聲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