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傍晚,惠娘才回到藥鋪,除了把印刷作坊當天的賬目整理一番,其他時間便是為第二天藥鋪恢復營業(yè)做準備。。
“明天的事不少啊,也不知道忙不忙得過來?!?
周氏拿著簸箕走過來。年初這段時間,她跟家里的丫鬟一起,配了不少成藥,就等著藥鋪開門售賣。不過按照年前的火爆銷售情況看,這些配出來的成藥堅持不了幾天就又會售罄。
惠娘這次沒有征求沈溪的意見,直接道:“要不這樣,回頭咱再開個作坊,專門雇一些工人回來配藥得了?!?
惠娘意識到光靠藥鋪這幾個女人配藥,已無法供應(yīng)陸氏藥鋪和楊氏藥鋪兩家鋪子所需,只能建一個專門配藥的工坊,這樣才可以徹底解決問題。
周氏有些驚訝:“沒必要吧?咱完全可以買幾個丫鬟回來專門負責配藥就是,何必弄那么大的陣仗?”
惠娘看了正在教陸曦兒和林黛寫字的沈溪一眼,笑了笑道:“其實年底時我就有這個想法了,城里的藥鋪看咱成藥賣得好,有的順勢做自己的成藥,其他那些則詢問咱有沒有批發(fā)成藥的意思?”
“還有那些往來的客商,聽說咱藥鋪有幾種治療疑難雜癥的成藥很管用,想花大價錢買藥方,我沒同意。”
聽到有人要買藥方,沈溪雖然裝作沒聽到,依然悄悄朝惠娘瞥了一眼,不想這一眼正好被惠娘捕捉到了。
“小掌柜,別裝作沒聽到,快過來給我們出主意?!被菽镎辛苏惺?。
沈溪苦笑:“姨,你不用什么事都問我吧?這開藥廠,可是姨你自己的主意……”
“藥廠?好名字。如果咱開一家配藥的工坊,干脆就叫藥廠?!被菽镌谀抢镢裤街磥?,“我跟那些客商說了。想買我們的配方是不可能的,但若買我們配好的成藥那就沒問題了。這樣。咱經(jīng)營的項目就能增添一個?!?
周氏把篩藥的簸箕拿起來,邊往后院走邊道:“這藥鋪和藥廠的大事,還是你們娘兒倆操心吧,你們談,我不跟你們瞎摻和?!?
“這可不行,事關(guān)重大,姐姐,咱們得坐下來一起商量才好?!被菽锔黄鸪鋈?。等回來時,兩人手上都拿著簸箕。
以前藥鋪的事,不外乎就是把藥材分揀好放到藥柜的抽屜里,等第二天別人拿藥方來抓藥,遵照方子把藥揀好秤好份量然后給人包起來就算完事。
現(xiàn)在跟以前可不一樣,藥鋪里最忙的反而成了提前配好藥,一包一包放在那兒等人來買,雖然柜臺上能輕省許多,但就算藥鋪關(guān)門,很多時候為了多配些成藥出來得忙到很晚。短時間內(nèi)還可以。日子久了誰也受不了。
惠娘把銀號開張的事籌備好,心中定下神來,坐下一邊分揀藥材。一邊道:“咱把這藥廠開出來,等于是為天下百姓造福。小郎的藥方好,病人少花錢,吃了還能快些痊愈,這么好的東西,應(yīng)該讓更多人知曉。”m.biqikμ.nět
沈溪放下筆,走過來問道:“姨,你真打算開藥廠?”
“那還有假?”
惠娘白了沈溪一眼,“你應(yīng)該早有這想法了吧?寧兒之前跟我說。你教她們配藥,每個藥方她們只負責加一味藥。幾個人配合,速度提升許多。你還說這是什么產(chǎn)業(yè)化生產(chǎn)。是不是有這么回事?”
沈溪撓撓頭:“寧兒把這事告訴你了?”
“這么好的方法,你也不跟姨說,是把姨當外人嗎?”惠娘埋怨道,“開個配藥的工坊花不了多大力氣,用你的辦法,每種成藥每個工人只負責添加一味藥,這樣他們就不知道總體配方是什么。每種成藥最關(guān)鍵的幾味藥,讓寧兒她們添加,這樣就算別人收買了藥廠的人,也問不出藥方。”
惠娘越說越高興,明顯之前她已經(jīng)把辦藥廠的事盤算過了,不然這么精明的主意一時間可想不出來。
沈溪看了老娘一眼,這時候周氏正低頭揀藥,無暇理他。
“問你話呢,好不好?”惠娘熱切地看著沈溪。
沈溪點頭:“姨,你這個想法很有建設(shè)性,我……我沒意見?!?
惠娘稍微板起面孔:“你沒意見可不行,以前無論做什么,都是你這個小掌柜拿主意,我想的自己覺得挺好,不過其中肯定有疏漏的地方,你補充一下,我也好安心。”
沈溪心想,惠娘把藥廠的配藥細節(jié)都想好了,他還有什么能補充的?
“姨,我想如果真的要成立藥廠,最重要的是對藥方進行保密,但如果要做的成藥太多太雜,要是一個人負責多種成藥的話,很容易在揀藥材時出現(xiàn)偏差。這幾天我看寧兒她們配藥,就出了幾次錯,好在都及時糾正過來了。”沈溪道。
惠娘點點頭:“那我們只做一兩種成藥?”
沈溪道:“當然不是,不過不同成藥需要不同‘車間’,就好像印刷工坊,印年畫和印連環(huán)畫分開做,這樣藥廠的工人,只負責一種成藥的一味藥,大致就不會出錯了。”
“有道理!小郎,你說的這個‘車間’,是不是一間屋子,里面的人只負責一種成藥,而隔壁的屋子做別的?”惠娘聽明白沈溪的話,試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