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朝見,就這么不歡而散。
出了宮,蕭媚兒笑道:“國師,你真是好手段!幾句話,就讓滿朝文武氣的要命!還有那大夏皇帝,鼻子都氣歪了!”
蕭玄策捋須笑道:“武帝也不過是這點城府罷了!”
蕭媚兒忽然開口道:“唯有一人例外!”
蕭玄策一怔:“是誰?”
蕭媚兒沉聲道:“九皇子李龍鱗!”
“他?”
蕭玄策眉頭緊皺。
他剛剛的注意力,都在大夏皇帝和文武百官的身上,并未注意到李龍鱗有什么表情。
而蕭媚兒卻截然相反。
其他人她都沒注意,只關注李龍鱗一人。
蕭玄策沉聲道:“老夫也聽說了,這九皇子多年韜光養(yǎng)晦,一朝崛起,屢立奇功,是一個驚世奇才!”
“公主殿下,你說說看,九皇子是什么表情?”
蕭媚兒搖頭道:“他完全沒表情!似乎早有預料,成竹在胸!”
蕭玄策呵呵笑道:“也可能是嚇傻了!”
蕭媚兒并不這么認為,卻不像繼續(xù)爭論下去,問道:“國師,你打算先從哪里開刀?四大書院,國子監(jiān),還是翰林院?”
蕭玄策笑道:“自然是先易后難!先從國子監(jiān),擊潰勛貴,再去翰林院,折服文官!”
“最后才是四大書院,摧毀大夏讀書人的信心!”
蕭媚兒笑嘻嘻道:““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國師學富五車,博古通今,尤其擅長兵法!定能一人之力,殺的大夏讀書人潰不成軍!”
下朝后,北蠻使團并未離開皇宮,而是直奔國子監(jiān)。
國子監(jiān),本是大夏最高學府。
如今雖然日益衰落,變成勛貴子弟混吃等死的地方。
但是國子監(jiān)的祭酒,卻是當世大儒,博古通今,學問極其了得!
第二日,有消息傳出。
北蠻國師蕭玄策,入國子監(jiān),與祭酒比斗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