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仙樓內(nèi)。
李至剛陪著一個讀書人,要了一點(diǎn)酒菜,也在看著詩詞。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個讀書人在看到《石灰吟》的時候,忍不住把最后兩句念了出來,嘆道:“借物喻人,凜然正氣,寫這詩的人,我真想見一見?!?
李至剛問道:“大紳覺得這里怎么樣?”
這位叫做大紳的人,正是李至剛要推薦的解縉,大紳是字。
多年之前,朱元璋讓解縉回家等通知,仕途在這個時候暫停了。
解縉不是個可以閑下來的人,這段時間到處云游,最近到了蘇州,李至剛派人到蘇州找他,這才來京來得那么快,今天是第一天進(jìn)京的日子。
李至剛不帶他去其他地方,而是直接來了醉仙樓。
看到了外面的絕對,解縉自稱神童,但是也對不出一條,能想到的都是不工整的。
盡管那些下聯(lián),都不是最工整的,但解縉想的要更不工整。
進(jìn)了醉仙樓內(nèi),看到這里的詩詞,他才知道什么叫做天外有天,寫得實(shí)在太好了。
“這里的掌柜,不簡單。”
解縉佩服道:“他有這個本事,為何要開酒樓?完全可以在文壇揚(yáng)名,再考科舉,光耀門楣,可是這酒樓......浪費(fèi),實(shí)在浪費(fèi)?!?
“哈哈......”
李至剛聽著,不由得笑了。
解縉不解地問:“以行何故發(fā)笑?”
李至剛說道:“這個酒樓背后的人,根本不需要考科舉,也不用文壇揚(yáng)名?!?
解縉更感到好奇,問:“此人是誰?以行你就不要賣關(guān)子了,我想和他見一面,離開金陵的幾年里,居然多了一個神秘才子,有趣!”
這個不需要考科舉,又如此有才華的人,引起了他的興趣。
如此文人,他這個神童,怎能不見一面,再賜教一二。
李至剛說道:“在這里不方便說,我們到外面邊走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