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想通了他們想做什么,干脆不配合了,點頭道:“你們說的都對,學生受教了,以后一定銘記仁義,不再做殘暴之事?!?
完了,朱允熥直接坐下。
齊泰和朱允炆都愣住了。
好像有點不對?。?
按照那天提劍求死的情況,他們覺得朱允熥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爭執(zhí)到底才對。
他們認為朱允熥是這樣固執(zhí)的人,不那么容易認輸,既然要爭辯了,可是爭到一半,突然認輸,讓他們有一種,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一點都不爽。
最重要的是,朱允熥還認錯了。
他們還想再說什么,但張了張嘴,說不出來了,這已經(jīng)不在他們的計劃范圍內(nèi)。
“方先生的計劃,不太行??!”
朱允炆心里在想:“不管了,等會繼續(xù)安排人傳出去,朱允熥不仁不義,殘暴不仁,不就是個好人?!?
“好了!”
齊泰回過神來,他更感到不爽。
因為后面還有好些話,用來反駁朱允熥的,但現(xiàn)在沒法說了,他又道:“三皇孫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學生明白了。”
朱允熥的回應,又讓他們感到無力。
只不過,他們還要硬貼標簽,那么隨便他們貼,朱允熥不在乎。
“先生,今天要學什么?”
朱允炆又道。
他們剛才商量過了,今天的任務,不僅要讓朱允熥不仁不義,還要幫朱允炆好好展示才學、才華,挽回這段時間里面丟失的優(yōu)勢。
讀書、仁義、才學等,都是朱允炆的依靠。
一定不能比朱允熥差。
齊泰說道:“今天,我教你們?nèi)绾螌懺娫~。”
再然后,他很認真地,站在講臺上講解如何寫詩詞。
經(jīng)歷過唐宋時期,到了明朝,詩詞已經(jīng)沒落,可以寫的意境,在唐宋時期都被寫爛了,明朝之后的詩人詞人,特別有名的已經(jīng)不多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