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空中紅色雪花飄飛,落在永樂塔上,打在一眾女子身上,再配合上那神秘的樂聲和咒聲,紅芒幽幽,更平添了幾分詭異。
看著這怪誕的一幕,我猛地想到了一個東西,而四周的人群中,也有好幾人齊齊低聲驚呼。
“大儺神戲!”
不錯,就是大儺神戲!
儺戲,又叫鬼戲,算是最古老的一種祭鬼跳神、驅(qū)散瘟疫之術(shù)。
那八名女子身穿紅衣戲服,臉上佩戴彩繪面具,那個叫做“臉子”。
儺戲最早的時候,是用于驅(qū)鬼逐疫,后來又演變成酬神,也就是與神靈溝通許愿,至今在民間很多地方還有流傳。
這儺戲又叫跳儺,也有不少人稱其為“跳大神”。
只不過儺戲源于巫術(shù),在風(fēng)水界,其又被稱為大儺神戲,如果配合祈神術(shù),的確是有神秘莫測的效用。
正尋思之際,忽地心中一動,這是一種通靈感應(yīng),就跟當(dāng)時孔情在不停地念叨“小師叔”時一模一樣。
很顯然此時的孔情,就在附近。
我目光再次落到永樂塔上,仔細(xì)去看那八名正在跳著儺戲的女子。
這八名女子,只怕都是孔家的閨女,其中孔翎和孔情姐妹倆,應(yīng)該都在其中。
如此一來,孔家究竟打得什么算盤,也就一清二楚了。
對方把孔情混在其他七名孔家閨女中間,讓她們上臺跳大儺神戲,明面上是配合祈神術(shù),許愿神靈,請求蛇祖息怒,收回災(zāi)禍。
可實際上,他們卻是在舉行奪靈儀式!
而且還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正大光明地擺出陣勢來,暗度陳倉!
這一招,實在是高明的很!
我想從這八名女子的身材體態(tài)上來分辨,找出孔情那小姑娘,只是這八人的高矮胖瘦都是相差仿佛,穿的戲裙又是十分寬松,再加上一個彩繪的鬼神面具,根本難以確認(rèn)。
隨著時間推移,樂聲逐漸低沉了下去,咒聲卻是如同水面下浮上來,越來越響,在空中盤旋。
那孔家四老開始不停地舞動三色令旗,而永樂塔頂?shù)陌嗣准议|女也是越舞越快!
整個琵琶嶺上的氣氛,似乎一下子變得怪異了起來,就連四周的人群也都紛紛察覺到了,開始疑惑地東張西望。
這就好像是,有一股無形的東西,出現(xiàn)在了琵琶嶺上空。
此時只見那孔晁手捧三炷香,立于永樂塔前,忽地念道,“敬告神明。”
聲音低沉,卻是穿透了奏樂聲和咒聲,清晰地傳進(jìn)了每個人的耳中。
我悄然從人群中了撤離,來到無人處,當(dāng)即起了霧隱術(shù)。
這霧隱術(shù)雖然沒有經(jīng)過秘藥鍛煉,只是個花架子,此時山嶺中也沒有起霧,起不了隱匿藏身的作用。
但是霧隱術(shù)一起,就將我自己籠罩在了一團(tuán)黑霧之中,至少可以遮掩了我的身形樣貌。
在外人看來,也就只是一團(tuán)黑霧,悄然飄到人群附近的林中,只見永樂塔頂紅影舞動,四角臺上令旗揮舞,而孔晁正在焚香念誦。
而時間,已經(jīng)快要接近孔情的生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