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云指的一氣化三清,自是化珠為人的元始做真身,為玉清;明面上“吃皇糧”的青云道君,為太清;那具萬古魂尸魂青云分身,則是上清。如此一來,他才是全了三清之相,補齊元始之意。任是誰也想不到,三清為一人,而他以玉清為真身,更可真正掙脫元神真身背后的無形青銅索影,可游離諸般危祖大千諸般因果之外!往后,連大千背后大恐怖的“祂”,應(yīng)該都鎖不住他李青云了。至于三清教,如今弟子門生稀少,每日虔誠敬拜三清者,提供的玉清本質(zhì)增長還遠遠不夠。年底母河“清道夫”掃河之后,李青云打算再來一次盛大的收徒。無論是增長玉清本質(zhì),還是他要顛覆東荒道權(quán)格局,都需要足夠的人手。年底東荒大墟落,不出意外,兇險程度將遠超去年。他與彌神道盟已是死仇,沒得化解。而彌神道盟再動手,必是全力?!鞍朐潞螅瑬|荒有一場小墟落,是時候先拔掉風(fēng)馬車白蒼老賊這顆釘子了……”淡淡的秋日余暉下,三頭六臂蛇尾的玉身神像,隔空朝風(fēng)馬山方向望去。身邊有顆釘子,使得他做什么都得加倍小心,連外出也是反復(fù)占卜推算,才能擇時而出。巴蛇山廟的底細,更是時刻暴露在白蒼道君的窺視下?!暗綍r,便讓嘶風(fēng),不,還是鄧靖道君過來,奪了風(fēng)馬山廟的玉身敕封!”李青云想了想,決定先讓三清弟子鄧靖道君“出世”。嘶風(fēng)道君盤踞母河近十萬年,沒有離開過母河,膽氣早已有所不足,加上他在危祖大千也算是被祖廟“通緝”的危險分子,現(xiàn)在還不是他冒頭的時候。當初嘶風(fēng)道君為一域祭廟之主,攜手外魔,公然屠戮上百萬的虱族,這筆“血債”可是為所有虱族恨恨記住。他一亮身,巴蛇山廟立刻會成為瑯天洲所有虱族的“共敵”。這種招仇恨的家伙,只適合干些見不得光的臟活?!斑€有貧道的真身,現(xiàn)在反而成了道行最淺的了!”李青云輕嘆,但眼中卻有熠熠之光亮起。隨即廟堂中起了怪風(fēng),風(fēng)如活物,清了零散的虱族香客,閉了山廟門窗,啟了隔絕結(jié)界。緊接著,供桌上便浮現(xiàn)一個個青銅寶匣,共有十二個。其中一個地龍果寶匣首先打開,龍形光焰漫溢而出,李青云的玉身神像一見,那三張道口便忍不住張嘴吞噬。那地龍果化為三股龍形血泉飛起,沒入三張道口。道口砸吧一二,意猶未盡。不過李青云還是可知住玉身的“饑餓”本能,第四果位只需一道地龍果因子便可,剩下的兩顆留著后用,不可靡費于此。緊接著,神念涌動,又從虛無中汲來滾滾凡世香火。那尊風(fēng)熊部飛熊祖神石像,也驀地涌出海量的香火靈粹……諸般力量融混一起,便是以地龍果為引子,慢慢地化成一條血色古龍,不斷注入玉身神像的心臟處。欲證心通果,先活化玉身神像的心臟。所以說,敕封玉身對任何一個“吃皇糧”的道君來說,都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尊七果位的圣尊玉身,一個不慎被外人鳩占鵲巢了,那這位圣尊的能為也得瞬間衰減大半。而獲得七果玉身的那位幸運兒,哪怕是三四果位,往后修行也是變得輕松,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證得七果位。因為那一尊玉身,已經(jīng)將道君原主的修行玄秘,盡數(shù)“暴露”。是故越是道行高深的敕封道君,到最后越是不敢輕易脫離玉身,就怕出個意外,誤自己大好的道途前程。李青云收起另外兩個盛放地龍果的寶匣。接著打開那五個縲石匣子,兩枚血色縲石對元神真身來說,毫無用處,只有負面污染。這兩顆血色縲石,便是留給鮫人分身后續(xù)突破返祖二段用了。他將注意力,落在另外三個寶匣上。三個匣子中的縲石,不像血色縲石那么有“活性”,表面縲紋顯得晦暗古老,縲紋也沒有主動飛散出來,看上去就是一顆顆古怪的石頭。李青云已有經(jīng)驗,便是一縷神念陸續(xù)探去,觸發(fā)了三顆古老縲石內(nèi)中的隱秘。“那中土姬家,還真是與貧道有緣!三顆縲石,都是于我有大用……”其中一顆縲石,也是內(nèi)蘊一縷古老的雷祖氣息,可讓大大提升李青云在雷法大道上的底蘊,讓他離八階雷祖神位更近些。第二顆晦暗縲石,縲紋包裹的深處,是一縷劍祖之氣。也是極好的東西啊!李青云煉化融合這縷劍祖之氣的神韻,將有很大把握,一舉踏入七階劍圣神位!第三顆古老的縲石,則是蘊藏著一縷大地祖氣,乃是地法大道的修行寶物!地法一道,在這方大千多么管用,就不用多說了。李青云地法神職,目前僅是五階地尊,這一縷大地祖氣融合后,足以讓他進望六階地神神位。有這些縲石輔助修行,比李青云愿通果發(fā)“大宏愿”感悟大道,無疑要快上太多。他也有所懂了:“這樣的縲石,當是每個道君都在搜集尋找的好東西,以此快速提升道法能為。而瑯天洲之富,十之有七八,落在中土地域,而東荒、南海等四域,相比就貧瘠多了,想搞到一顆有用的古老縲石,完全靠運氣!”“但凡洲廟之主,都是七果位的圣尊,坐鎮(zhèn)一洲最富饒的道場,自是可以多多搜集這些古老的神秘縲石,以此更好地沖擊第八果位萬法果……”“祖廟、洲廟、域廟、山廟,一層層下來,如今再看,卻是還有這種深層次的考量與平衡……”這個道權(quán)體系,在掌控分配危祖大千的所有資源,一層層篩選出實力最強大、底蘊最雄厚的道君,去沖擊傳說中的第九果,即身根果。然后,這些才情震古爍今的大人物,走到第九果后,被大千背后的大恐怖“吃掉”。所有道君就只有兩條路,要么領(lǐng)敕封吃皇糧,舍不得放棄威壓一方的道權(quán),還有豐富的修行資糧,最后再搏一搏渺茫的超脫可能。要么早些覺悟,斷舍離,避入時墟母河,茍延殘喘……一條大概率是死路,另一條也是渺茫之極的道路。萬古以來,無數(shù)的道君,竟都是“折損”在這方大方之中,肥水不流外人田。僅有極少數(shù)的一些人,每隔十萬年,被時墟母河出現(xiàn)的擺渡人帶走,外流了。但從母河霸主如隱祖、燭祖口中,李青云卻又聽得出,那擺渡超脫的希望也是渺茫之極,登上擺渡寶船的道君,十之八九也是再無音訊。在隱祖的記憶中,被成功“擺渡”出去的道君,可能就那么三兩個,余者一切痕跡都已徹底葬滅,即是死了。李青云雖然有很大把握,憑借玉清元始無上本質(zhì),可超脫危祖大千,掙脫淪為“祂”口中之食的下場,但在沒有走到那一步之前,一切都是未知。雞蛋,便是不能完全放在一個籃子中。否則一個不慎,便是徹底終結(ji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