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水犼師弟,拜列三清門下,往后你我便是一家!”等水犼道君行完禮,有些恍惚地爬起身時,鮫人少年泉淚臉上帶著一絲神秘微笑,祝賀中又不乏有意引導(dǎo)?!俺跞肴?,你與我都是三清普通弟子,當(dāng)如青云師兄一般,多積道功,奮發(fā)向上,提升教內(nèi)身份才是!”水犼道君晃了晃頭,從一種難以說的奇怪道蘊中退出,只覺得自己剛才一拜,就已將道途性命都牽掛在三清門下般,對三清教的敬畏,不由又是陡然提升,加倍。在危祖大千,如三清教這般的道盟,多如牛毛,他以前也不是沒有加入類似道盟,甚至現(xiàn)在身上還掛著個“淵盟”的成員身份。只是還沒有向青云道君與泉淚坦誠罷了,生怕一說出,他就與這場大造化無關(guān)。當(dāng)初加入淵盟,也并沒有如此正規(guī)的儀式,以及奇妙的感悟,只是有人引薦,他點頭同意,便算是入盟了。淵盟也不強,基本都是失去敕封的流浪之人,聚在一起抱團取暖罷了。他水犼三果位,甚至都已經(jīng)是淵盟的次高層了。此時,水犼道君聽到泉淚所,不由精神一振,趕緊問道:“普通弟子,提升教內(nèi)身份?泉師兄,那青云師兄在教內(nèi)到底是什么身份?”泉淚故作羨慕地低聲說道:“青云師兄比你我更早拜入三清,據(jù)說已是百域使,將主導(dǎo)東荒一域的教務(wù),你我都當(dāng)聽從師兄的號令!”“百域使!我們?nèi)澹谷绱舜髿馄??”水犼道君有些瞠目結(jié)舌,內(nèi)心更是震撼,為三清教的氣魄與背景而驚駭。如此龐大、強悍的道盟,為何在以前,竟是從未聽說過。是了,一定是我道行太淺,沒有資格接觸這個層面……慶幸加入三清的他,馬上又追問:“要立何等道功,才可成為百域使?百域使之上,是否還有洲上使?”道權(quán)的重要性,水犼豈會不知,李青云遮掩又不斷引導(dǎo)的一番話,早將他帶入三清教宏大而浩瀚的世界,他道心熊熊如火,恨不得也建立教內(nèi)道功,提升身份,執(zhí)掌一域。我拜入的三清教,太強勢了,竟是百域使之設(shè)立,就已是隱隱對抗大千明面上的道權(quán)!李青云控制鮫人泉淚,壓低聲音說道:“很多教內(nèi)隱秘,我也是不甚了解,基本都是通過青云師兄那邊所獲知的?!薄奥犝f,要成為百域使,至少要擁有堪比四果位的道行實力。青云師兄雖只是三果位,但他潛力非凡,深得三位道祖的青睞,便也勉強擠入百域使!”水犼道君也是連連點頭,表示贊同:“青云師兄的確道行高強,之前以二果位境地,就鎮(zhèn)殺了孤暮那廝!百域使之位,青云師兄當(dāng)之無愧……”李青云不由暗自汗顏一二,又說出他這幾天大致構(gòu)建好的道統(tǒng)體系:“聽青云師兄說,我三清教內(nèi)層級嚴(yán)明,每一個職務(wù),對應(yīng)的都是果位道行,越往上,一個個師兄越是道威強橫莫測!”“大致好像分為:三清,四御,六司,九殿,十都,以及百域使!三清自是三位道祖,至于四御,在教內(nèi)的地位則僅次于道祖,但一樣深不可測……至于其他人,則都是如你我一般,盡為普通弟子,需積累道功,方有望提升教內(nèi)地位!”“我們?nèi)褰桃蔡甏罅?!”水犼道君一聽,不由嘴巴張開,獠牙畢露,已是目眩神馳?!昂煤煤?!”水犼道君只覺道心熾烈,平添無窮勇銳氣概。比起敕封,能拜入三清,似乎才是吾的大造化!轟隆??!就在這時,整個東荒的虛空,都響徹著轟鳴不斷的墟落聲響。大墟落,終于開始了!“你我暫且潛伏,等候百域使青云師兄的號令即可!”“自當(dāng)如此!”水犼、泉淚收斂氣機,潛在河底,蓄勢待發(fā)?!敖K于來了!不愧是大墟落,這恐怖聲勢,簡直是毀天滅地,若貧道還是一果位,恐怕根本難以完全承接,護不住三百里巴蛇山!”巴蛇山廟中,李青云順利將水犼引入三清門下后,便集中精神,主要放在應(yīng)對這場大墟落上。不管怎么說,現(xiàn)在的巴蛇山食邑,都是他的基本盤,必須護住。虱族山民可以有一定的死傷,但絕對要控制在某個限度之內(nèi),否則山民哄逃一空,他這敕封便成了空殼子,沒幾年就要徹底玩完。這也是他與青奴能殺虱證道,也得溫水煮青蛙慢慢來的緣故。此次大墟落,便是他讓三清暗中走出重要第一步的契機。單槍匹馬,在這方大千很難混,靈寶一脈又基本指望不上,他李青云要對抗彌神道盟的咄咄逼人,要獲取更多的修行資源,就必須暗中建立自己的勢力?;I劃三清教,又揉入前世的四御、六司、九殿等層級,豐富此界三清道統(tǒng)體系,便是他莫大“野心”的開始。“身為這方大千最大的外魔,貧道唯有掀翻了這"天",才能走到背后的大恐怖面前,擁有討價還價的權(quán)利!否則,終究如李璇璣一般,到頭一場空……”在三清教龐大而嚴(yán)謹(jǐn)?shù)臉?gòu)架體系下,作為“始作俑者”的李青云,自是將東荒的彌神道盟,視為第一個要干翻的目標(biāo)。而彌圣道君,將是倒下的第一塊踏腳石?!捌鹫谔炷?,護吾三百里巴蛇山!”廟堂中,李青云面容平靜,發(fā)出敕令。轟!一片宏大的清光天幕,便是瞬間擴張,升起,將驚慌不安的三百里巴蛇山悉數(shù)護住。巴蛇山近百村寨,五萬余山民,這才心中微微一安,遙遙跪拜山廟方向,祈禱起來。此時此刻,虱族山民才覺得道君老爺無比重要,甚至有不少人還后悔,平常沒有多孝敬孝敬老爺。萬一等會,供祭匱乏的老爺又“體力不支”,那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幾乎同時,北邊的令丘大廟,還有西南邊的風(fēng)馬山廟,正西方的滾石山祭廟等等,都紛紛撐起了巨大的清光天幕。更遠(yuǎn)處,也是密密麻麻的天幕亮起。整個東荒,道君之?dāng)?shù)過千,在大墟落面前,沒人敢放松,小覷分毫。因為每一年,都有些個道君在大墟落中因為庇護不力,或其他各種意外,悲烈地丟失最重要的敕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