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的時候,月陰宮的祝玉妍,還特意以宮主的身份,帶上南幽皇后巫玥,還有夜月及上官婉兒等,一行人正式拜訪靈寶宗。緊接著,月陰宮便也派出不少弟子,前往鄰近三兩個弱勢國度,也為傳揚月神道統(tǒng)。當(dāng)然她們的聲音很“微弱”,主要是幫襯一下人手不足的靈寶宗,再順便蹭些運勢罷了。祝玉妍與李青云在她的前十三世,結(jié)下那百年“夫妻名分”,共過生死,回到現(xiàn)世中,多少還是管用的。其中,月陰宮末位圣女上官婉兒,因為一道青云真君的回復(fù)符書,再次扶云直上,爭得前往宗門外鎮(zhèn)燭國的觀主之位,動身去了燭國。在腐國這邊,這位祝真君卻是親自帶領(lǐng)一批宗門弟子,時隔千年之后,再次堂堂正正重回舊土,建起一座座拜月觀。對于月陰宮重返腐國,腐月宮上下都是臉色極其難看,猶如吞了蒼蠅屎。明里暗里的廝殺爭斗,便是少不了。腐月宮不敢對付靈寶宗弟子,但對來到腐國的月陰宮修士,卻是下手極狠。這兩宗那殘留的一絲淵源情誼,在好些弟子隕落之后,便是徹底蕩然無存。月陰宮雖損失不小,但終究是回歸腐國,勉強站住了腳。凈我這一境的修行,玄之又玄。有的修士抵達此境時,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自己“道國”的萬念萬物少之又少,能較快走過這一境。而有的人,“污濁”太多,則可能在此境逗留彷徨幾千年。李青云的形勢卻更加嚴峻,他估計走尋常途徑,凈化萬年都換不來一個“凈”與“一”的道國。所以,他集中精力,借用腦海中的神秘道像,參悟符法,以求積累驚天之底蘊,去搏一個可能。好在,凡世諸國諸宗,以為他這位青云真君大開方便之門,香火滾滾而來,修煉道法便是信手拈來。鈞天神霄玉清應(yīng)雷真君,在某種意義上,已等同于在世的虛天道君,在凡世就享受著令道君都羨慕的磅礴香火。一個多月后,李青云在符法混沌空間的光團法靈,已經(jīng)超過那位至清玄符執(zhí)明感化道君。三個月后,他的符法光團已經(jīng)成為混沌空間中,一輪升騰到最頂端,光輝大亮,連那位道君都被他壓制得黯淡無光。他這種驚人的符法底蘊,又一次引來那位道君的垂注。至清玄符執(zhí)明感化道君想不明白,這位后生為什么偏要鉆牛角尖,符法造詣又怎么一天一個樣。祂也再次感慨,可惜符法大道前路遮斷,否則這位天生通符法的“浮生道人”,必定能以符法證得上乘果位。不錯,李青云在符法混沌空間的身份,名“浮生道人”。這里大道遮斷,混沌未曾化開,所有符法通神之人,在此都是一個明暗不一的光團,誰也看不出誰的相貌、氣息與身份,除非自曝底細。李青云是要“做大事”的人,就更不可能表明真實身份了。平日里,他除了參悟符法,就是不時云游十九國,偶爾顯圣,保持必要的道威影響力。春去秋來,又是一年過去。李青云的凈我境修行,依然是原地踏步,沒有絲毫進展,反而他的道國之中,萬念萬物又暴增一大片,“污濁”深重。他橫壓現(xiàn)世這一時代,將靈寶宗道觀修到的十九國地域,道威、功德等等,無疑都已抵達凡世的巔峰。這等驚天道功,陰天域史上,寥寥無幾。滾滾香火洶涌而至,熏得他腦海中的神秘道像與古廟,越發(fā)清晰與生動,仿佛一座古老腐朽的廟宇,重新“復(fù)活”過來一般。相應(yīng)的,靈寶宗虛天上的七位祖師道君,當(dāng)也是“笑開花”,驟然暴增如此雄渾的人間香火,底氣自然也是大增。靈寶宗的道君殿,七位祖師道君的神像便是越發(fā)栩栩如生,清光煥發(fā)。無論修士或百姓,給七位祖師道君燒香磕頭,虔誠敬拜,都覺得靈驗不少。這一年,靈寶宗的外鎮(zhèn)道業(yè),也并非都是順風(fēng)順水,比如在夜國、鋒國的靈寶觀,就屢屢出事,最嚴重的一次,甚至出現(xiàn)當(dāng)?shù)仂`寶總觀,都被摧毀,弟子大量死傷,廟觀化為廢墟。如此惡劣,青云真君查明之后,便是毫不客氣,將夜、鋒兩國的鎮(zhèn)國大宗一應(yīng)大能,悉數(shù)鎮(zhèn)殺。這兩國的大宗,為什么敢如此挑釁靈寶宗,李青云心中自然也有底的。無非是三神宮等大宗暗中挑火,激起這兩國宗門的所謂道義氣概,以此來試探青云真君的報復(fù)底線。結(jié)果,自是沒有讓三神宮失望,青云真君也太酷厲了!兩大鎮(zhèn)國大宗,從真君到三門境層次,竟是被李青云橫掃一空,冷漠手段,大大地震懾了天下諸宗。往后,那是誰也不敢,再輕易試探青云真君的手段!自此,靈寶宗在燭、幽、赤、黯,腐、草、偽、瑩,血、荒、狡、澤,寒、鋒、照、夜,以及靈、墟、禍十幾國的香火大計,便是徹底穩(wěn)了。李青云在凡世一天,便無人敢驅(qū)逐來傳揚靈寶道統(tǒng)的修士。無盡香火,源源不斷,流向鈞天神霄玉清應(yīng)雷真君。李青云盤坐于靜室,甚至都感覺自己也在冒著香火氣了,越發(fā)恍如紅塵道君。一年多下來,他全力參悟符法,專注解構(gòu)與繪制祭符,符法底蘊有多厚實,便只有他自己知道。人在凡世,符法神威已遠遠蓋過至清玄符執(zhí)明感化道君。至此,十九國的凡人及修士,如果有從事制符事業(yè)的聰明人,忽然心血來潮,改為虔誠祭拜“鈞天神霄玉清應(yīng)雷真君”,必有不小的驚喜。在某種程度上,李青云已經(jīng)取代那位道君的符法地位。這可是古今罕有之事!當(dāng)然,也是那位道君躋身虛天之后,再沒有參悟符法一道的緣故。李青云符法底蘊雖然已是無比雄厚,卻依然沉住氣,沒有再次貿(mào)然撞擊符法空間的混沌遮斷。再出手,自是要一擊成功!他一“沉住氣”,便又是兩年過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