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次日晌午,夏知雪正在書房為小六子起新的名字,一道圣旨送到了長公主府。
她們夫婦二人不需要早朝,沒有宮里的消息,這會兒忽然傳旨,兩人皆是一臉懵。
待到圣旨宣讀完畢,夏知雪又驚又喜。
原以為這次查城墻加固一事沒希望了,哪料皇兄竟然成功把劉承林給撤了職。
恭喜駙馬爺上任工部侍郎一職,陛下托老奴給殿下和駙馬爺帶話,明日早朝,還請殿下和駙馬爺一同上朝。
夏知雪謝過后,一轉(zhuǎn)頭,卻看見小六子陰郁的臉色。
為什么升職了他看起來并不開心
直覺告訴她,小六子一定有事瞞著自己,思來想去沒有問出口。
她試探地道了一聲恭喜夫君,就見到小六子的臉色瞬間轉(zhuǎn)變了過來,微笑著答話。
是我該謝過殿下,日后在朝中,我定當(dāng)全心全意為公主效力。
他嘴上說得情真意切,可眼睛卻不敢與她有半分的對視。
像是在心虛。
那小太監(jiān)離開后,夏知雪隨即進(jìn)了宮。
都察院沒有奏折送到內(nèi)閣,就算是皇上知道他們在私下有勾結(jié),也不能那么輕易地將劉承林從工部侍郎的位置拉下來。
除非,皇上掌握了更加確鑿的證據(jù)。
夏知淵知道她接下圣旨后定然會進(jìn)宮,早早地便在等她。
皇兄。
她剛開口,夏知淵就招手讓她上前。
內(nèi)閣一直沒收到的奏折,今天早朝時,被江政親手遞上來了。
說著將手里的折子遞給了她,奏折里面,江政將劉承林狠狠地批斗了一番,說他背信棄義,說自己被他蒙騙,說在城墻上動手腳,等同叛國,求皇上當(dāng)堂將其斬首。
這是在,斷尾求生。她合上奏折,緩緩開口。
夏知淵認(rèn)同道:不僅如此,他還在朝堂上請旨,讓朕撤了他的職位,說他有愧皇恩,不該袒護(hù)奸佞之臣。
夏知雪冷哼一聲,他都將奏折送上來了,就算是有罪也會從輕發(fā)落,當(dāng)著百官的面這么說,不過是想讓皇兄不好對他追責(zé)罷了。
不愧是朕的好妹妹,一便道出了朕此刻頭疼的事情。
劉承林無論如何是逃不掉懲罰,但江政卻能全身而退。
包庇之罪本該與犯罪者同罪,夏知淵不想放過他,如今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一個江政而已,皇兄何故如此擔(dān)憂,此事他能逃脫,可下一事未必,朝堂風(fēng)云,瞬息萬變,之后會怎么樣,誰又能說得好。
話是如此,可你今日沒見朝中那些大臣們,不過數(shù)日,有半數(shù)人都在為他求情,朕還沒決斷,他們就恨不得替朕把圣旨給下了。
夏知雪沉默,江政籠絡(luò)人心的本事,還真有些出乎她的意料。
聯(lián)想到上一世,他能迅速獲得敵軍的信任,還能帶領(lǐng)對方的士兵進(jìn)城,只怕和這本事脫不了干系。
工部侍郎劉承林,在城墻加固工程材料中動手腳,行跡可恥至極,賜三日后游街?jǐn)厥资颈姡?
告示一經(jīng)貼出,為官的百姓頓時將他罵了個狗血淋頭,游街時,各種臭雞蛋、爛菜葉紛紛砸向了他。
相較于那日在大殿上的問心無愧,劉承林像是落湯雞一般,對外界的咒罵聲充耳不聞。
途經(jīng)一家酒樓時,劉承林察覺一道目光,抬頭看過去,就見夏知雪和小六子,端著酒杯看著他。
夏知雪看他抬頭,舉著酒杯隔空平灑在了地上,是對死人敬酒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