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強度這東西,一直都是矛和盾的問題,沒有無堅不摧的矛,也沒有能抵擋一切的盾,只要我們將攻擊武器精細到納米量級,摧毀它的原子結構,它依然是可以被摧毀的?!?
“我之所以讓你看這個新聞,是想告訴你,現(xiàn)階段的現(xiàn)代科技,比的其實就一個核心的東西,那就是精細化,換個說法就是誰能對這個世界進行更小的切割,誰就掌握著科技的話語權?!?
“精細化是指?”彭戰(zhàn)顯然一下子接受不了如此艱澀的說辭。
“按照量子理論,我們這個時間的極限是可以切割到10的負35次方量級,但是我們目前能夠達到的最小時間量級是10的負18次方,也就是前不久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阿秒激光,我們能探測到的最短距離為十的負十九次方,距離極限精細都還有很大的距離?!?
見彭戰(zhàn)有點兒像聽天書的感覺,金翠苦笑著搖了搖頭,太長時間沒給學生上課了,她都不知道要怎么用學生能夠聽懂的語了。
嚴格的說,金翠算不上一個科學家,只能算是科普工作者,她本身并沒有從事具體的科研研究,但是對于新的科研成果能夠進行十分透徹的解讀,甚至還能展望出它們未來的前景。
金翠見彭戰(zhàn)要搞科技方面的公司,就默認為他有著極高的科學素養(yǎng),現(xiàn)在看來,彭戰(zhàn)連一個科普愛好者都算不上,但科學界有一個奇異的現(xiàn)象,那就是懂行的投資人永遠得不到想要的結果。
反而是彭戰(zhàn)這種什么都不懂的,但是又充滿使命感的人,能夠做出一些了不起的事情,就比如當年支持愛迪生發(fā)明電燈的人。
“彭戰(zhàn),我想告訴你的是,我們在科技領域和那些發(fā)達國家其實是在同一起跑線上,現(xiàn)在他們正在逐步實現(xiàn)的東西,其理論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jīng)完備了,他們只是在這個理論上前進了一小步,甚至在某些領域還已經(jīng)誤入歧途,而我們就是那些排在隊尾的人,可以毫無顧忌的沖向那些新開的窗口?!?
其他的彭戰(zhàn)聽不懂,但金翠說的窗口彭戰(zhàn)是聽懂了,因為在這之前莫離就給他做了十分形象的比喻,看來英雄所見略同,這就更加堅定了他要在科技領域大展拳腳的決心。
莫離年紀輕輕就有和金翠一樣的見識,有天分還有格局,有這種千年難遇的人才,卻讓她在神農(nóng)公司干一個類似網(wǎng)管的工作,豈不是最大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