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一個三口之家,父母僅憑種地就可以供養(yǎng)孩子讀書到十八歲。
這便是差別!
更別說發(fā)達的地區(qū),名師大儒也多,學習資料也多。
所以各地官府最重要的事,就是發(fā)展當地經濟。
現在朝廷下一紙詔書,就要放棄很多的經濟作物?
各地當然是不滿意的。
孟澤就是這樣一個上進的知縣。
他治下的葉城縣,是皖北的一個縣城。
皖北地區(qū)緊挨著余杭和華江府,一直以來都給余杭和華江府輸送人口。
皖北地區(qū)的人口外流是很嚴重的。
孟澤所在的縣城,不到十萬人口。
現在已經有快兩萬人都在華江府做工。
為了把人口回流,孟澤在葉城縣推行種植桑樹。
皖北的氣候跟余杭差不多,孟澤也想在葉城縣引進絲綢工坊。
有了絲綢,那葉城縣就可以留住人口。
有了人口就可以有發(fā)展,而孟澤才有能政績。
沒想到朝廷下了詔書,要求各地最低的耕地面積。
上面知府下令,讓孟澤把桑田改成農田。
這下子孟澤可是動氣了!
好不容易才說服本地人去種植桑樹,現在又要改回糧田?
而且糧食能有多少田稅?
沒有桑樹,本地引進的絲綢工坊該怎么辦?
孟澤把知府的命令丟在一旁,全力推行他的絲綢工坊計劃。
有的知縣知府跟孟澤這樣不聽話,不過也有一些聽話的。
鏟除了許多經濟作物,重新耕種了糧食。
可是東西發(fā)展不均的苗頭,卻已經隱隱探頭了。
解決了各地大幅度上漲田賦的問題后,李天終于輕松了下來。
政事依然交由唐含雪來批閱,李天帶著馬上臨盆的蘭妃,看看戲聽聽曲兒,生活過得很舒坦。
李天的生活過得不錯,井川浩三的日子可謂是十分的悲慘。
第一批工匠已經乘船前往大周。
錢塘府專門劃出了一塊地方,用來安頓這些倭國的工匠。
錢塘府把這塊地方叫做工業(yè)園,允許倭國工匠在里面自建住房。
同時錢塘府還制定了條件,手藝出色的工匠,可以直接改為大周籍,賜漢姓改為大周人。
原本這些工匠都是被押解著登船的。
可聽說這是前去大周的船,工匠們全部歡呼雀躍。
大周!那可是比在倭國好多了!
楊振的這一招,徹底擊垮了井川浩三自己研發(fā)蒸汽機的企圖。
本月國運結算中!
結算項目:
蘭烏草原經營(月收):東遼掃蕩蘭烏草原,蘭烏草原穩(wěn)定,大周國運:+1000點!
濫竽充數:大周國運-5000點!
本月初國運點:9萬3千點!
本月末國運點:8萬9千點!
待結算項目:
合擊波旦:進行中!
開發(fā)土澳:進行中!
提示:本月國運并未下降至最低國運點,無法提升《滅勢圖錄》!
李天隨手關掉了系統(tǒng)。
罷了罷了,躺平吧。
李天這邊躺平了,不再擺弄朝局。
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