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因為北境苦寒,到了冬天以后,地面結(jié)冰不利于大軍駛進。
而汴京,距離兩國交戰(zhàn)的區(qū)域其實還非常的遙遠。
所以六貝勒八貝勒都不擔心汴京被大周攻擊。
這也是為何這次北莽內(nèi)亂弄得這么大的原因。
他們不擔心大周會干預(yù),才愈演愈烈,戰(zhàn)爭不斷地升級。
以至于時至今日,全部都殺紅眼了。
這對于大周而,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北莽越亂,大周的機會就越大。
東遼總兵李成的兒子,李佑看見了機會,主動請纓,去汴京勸降三貝勒。
而李成則親自率領(lǐng)六千槍騎兵,登陸汴京城,幫他擊潰其他兄弟的部隊。
三貝勒當然難以拒絕這個條件。
向大周投降,可能是他最后的出路。
六貝勒八貝勒已經(jīng)打算慶功了。
他們的部隊在距離汴京城不到二十里的地方駐扎。
在這里已經(jīng)可以遠遠看見汴京城的城墻。
六貝勒八貝勒是奇努赤最喜歡的孩子。
草原上,總是更偏愛幼子一些。
年長的兒子雖然為北莽立下赫赫戰(zhàn)功,可是最得寵的還是年幼些的兒子。
六貝勒和八貝勒從小都經(jīng)受了嚴格的教育。
奇努赤還為他們請來了大周來的教書先生。
如果奇努赤可以活得更久一些,他一定不會立三貝勒做繼承人。
只是奇努赤知道,北莽到了這個地步,若是立一個有威望的兒子,瞬間就會分崩離析。
所以他才立三貝勒。
不過六貝勒八貝勒手里的部隊是最多的。
按照奇努赤的計劃,原本他會想辦法褫奪六貝勒八貝勒的兵權(quán)。
然后再把他們誆騙到汴京城一起干掉。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奇努赤的病情突然惡化,不到兩天就撒手人寰。
留給三貝勒的只剩一個爛攤子。
在汴京發(fā)生變動之前,六貝勒八貝勒正在前線處與大周對峙。
他們果斷的返回汴京,跟三貝勒爭奪王位。
現(xiàn)在他們的大軍已經(jīng)在城外。
這時的三貝勒也明白,自己唯一的辦法就是堅守不出。
汴京城上的守軍,毫無士氣,壓根無心戰(zhàn)斗。
好在汴京城經(jīng)過奇努赤的改修,城墻還是堅固高大的。
三貝勒坐在王宮里,垂頭深思。
現(xiàn)在投降大周,還有一絲生機。
若是被自己那兩個兄弟打敗了,不知道會死得多難看。
在草原上,家產(chǎn)爭奪是特別激烈的,兄弟廝殺也是正?,F(xiàn)象。
畢竟草原上資源稀缺,搶奪是與生俱來的。
就在三貝勒仍然猶豫不決時。
李成率領(lǐng)的大周槍騎兵,已經(jīng)攻克了汴京城。
六貝勒三貝完全沒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大周的六千槍騎兵,悄然立于汴京城下。
李成的使者偷偷潛入城中。
李佑被帶著來見三貝勒。
三貝勒的臉色憔悴,都瘦脫相了。
他的頭發(fā)雜亂,身上的衣服也好幾天沒換了。
李佑知道,他已經(jīng)在崩潰的邊緣。
這個時候,反倒不能再激怒他了。
李佑好聲好氣的說道:
“北莽王,我大周部隊已經(jīng)在城外,您只要立馬歸降大周!軍隊傾巢而出,叛軍必克!”
三貝勒的臉上并沒有什么喜色。
他看著這座自己父親建造的宮殿。
宮殿的大梁是在深山中挖出的百年老樹做的大梁。
這座汴京王宮是比照皇宮的規(guī)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