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商人首先發(fā)掘的,就是荊州城種植的辣椒。
辣椒是何時傳入中原的,已經(jīng)無從考證。
大周初年,荊州地區(qū)由于濕熱,就有了種辣椒的習慣。
吃辣椒,可以驅散體內(nèi)的濕氣,所以荊州的菜都特別辣。
從瀘州來的王錘和王老倌兒,最開始都很不習慣。
瀘州以面食為主,牛羊肉也全是用水直接煮。
所以剛吃荊州菜的瀘州人,一般會覺得很難吃。
但是很快,他們就適應了荊州菜的口味。
辣椒下飯??!
干力氣活的人,多吃幾口米,在工地上就能多抗一會兒。
吃碳水加上吃辣椒,那就是雙倍的快樂。
荊州的辣椒,被商人們發(fā)現(xiàn)。
辣椒這玩意兒,摘下來就能直接吃,還能曬成辣椒干。
辣椒干不光保存方便,還輕了許多。
于是大批的商人開始在荊州城收購辣椒干。
原本辣椒這種東西,都是百姓種在菜園子里,給自家人吃的。
但是商人收辣椒干的價格不錯。
于是許多腦袋活泛的人,專門開始種植辣椒。
現(xiàn)在在荊州城里,隨處可見賣辣椒的店鋪。
“老倌兒,這辣椒都變特產(chǎn)了啊,下次我給家里也郵一點?!?
“家里人能吃得慣嗎?我看你倒不如郵回去一些種子,讓你老婆在田里種辣椒去賣。”
王錘一聽有道理,立馬說道:“老倌兒,你念過書就是腦子靈!”
“這辣椒好擺弄,工地邊上都可以養(yǎng)活,讓你老婆好好種,指不定掙的比你還多!”
王錘立馬點頭,對王老倌兒說道:“我要是發(fā)財了,一定不會忘記你的老倌兒!”
王老倌兒擺擺手:“別等你發(fā)財了,今天就好好請我吃一頓!”
“走走走,咱們今天吃頓好的!”
王錘帶著王老倌兒,去了一家他們經(jīng)常去的酒樓。
本來那家酒樓只是路邊的排擋。
憑借工程隊的生意,現(xiàn)在紅火了起來。
酒樓又在新修成的車站旁邊。
現(xiàn)在掌柜的加蓋了樓層,酒樓都變得更豪華了。
掌柜的還是認識王錘這位老主顧的,以前他經(jīng)常帶人來關照生意。
“王工頭,你們真的要離開了?”
王錘對掌柜的拱手說道:“張大人說了,南邊還有一段路要挖,我們也得過去?!?
掌柜的有些不舍的說道:“王工頭也是為了京陽鐵路啊!等鐵路通車,大伙兒回來吃飯,所有費用全免!”
王錘也哈哈一笑道:“那我就等掌柜的請客了!”
掌柜的帶著二人來到三樓靠窗的包間。
“靠窗的老位置,還是老四樣嗎?”
老四樣就是蘆筍炒肉、辣椒炒肉、涼拌豆皮、炒雜菜。
也是這家店的特色菜。
王錘點點頭。
掌柜的又說道:“店里還有幾瓶華記釀,二位要嗎?”
華記釀?
王錘眼前一亮!
這華記釀是廣平城里的華記酒坊,出產(chǎn)的瀘州酒。
這荊州和瀘州相隔萬里,居然可以喝到故鄉(xiāng)的酒?
王錘連忙問道:“掌柜的,這華記釀是哪兒來的?”
“順著鐵路運來的唄,我也是在酒市上看見的。”
原來是順著鐵路運來的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