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多明和齊順義點點頭。
呂為賓繼續(xù)說道:“現(xiàn)在大周,從國子監(jiān)到縣學府學,有多少讀書人?”
“隨著讀書人增多,朝廷又可以給讀書人提供多少官位?”
“這讀書人做不了苦工,寒窗苦讀數(shù)十載,結果一事無成,會是什么想法?”
這個問題,讓錢多明和齊順義后背一涼。
呂為賓說道:“陛下之前就曾下令,讓各府衙擴編人手?!?
“可是這讀書人愈發(fā)增多,衙門早晚是放不下的。”
錢多明點點頭。
就拿現(xiàn)在的京都來說。
京都百萬百姓,富庶的人家都會讓子弟去認字。
這點從新邸報的銷售量就能看出來。
訂購新邸報的人家越來越多。
而從國子監(jiān)到縣學府學,全迎來了上學潮。
大周人是很好學的。
余杭地區(qū),從前就有全家吃不飽供孩子念書的事情,現(xiàn)在百姓都能吃飽了,更愿意為孩子投資了。
對教育的這種積極性,在世界上其他國家都是極難見的。
這樣一來,讀書人的人數(shù)必然增加。
而讀書人多了,卻沒法成為官員,那么一定會引起動亂。
呂為賓說的不錯,不用十年,大周現(xiàn)在的官吏位置,就不夠分配讀書人了。
但是這個與陛下最新的旨意有何關系?
呂為賓闡述了觀點后,繼續(xù)說道:
“這府衙是有限的,即便大周不斷地擴張,可以衍生的新職位也是有限的。”
“所以陛下得給讀書人謀新出路?!?
“可以容納更多讀書人的新出路。”
這下子錢多明和齊順義終于明白了。
開口說道:“工商業(yè)?”
“對,工商業(yè),一個會社就可以有很多會寫會算的崗位。”
“而一個工坊需要的管理崗位更多?!?
“這些不比衙門少?!?
“雖然不比讀書就能為官,實現(xiàn)出將入相的夢想。”
“可是基層讀書人也能有一個新出路?!?
“只要攏住讀書人的心,大周就不會亂,可以永遠發(fā)展下去?!?
“所以,陛下可謂是深謀遠慮啊!”
給讀書人一條新出路!
呂為賓的這個觀點,震撼了錢多明和齊順義。
但是仔細想想,李天好像一直都是這樣做的。
擴充朝廷的官吏,裁撤利潤壟斷的皂角司,交由民間自營。
包括興辦地方報紙,這些好像全是給讀書人更多的出路。
錢多明感慨地說道:“若不是呂大人提醒,老夫真猜不出,陛下居然有這般深意!”
齊順義也說道:“陛下真是籌謀深遠?!?
呂為賓則說道:“沒想到陛下思考的這么遠,真是大周之福??!”
錢多明說道:“老夫想起華佗之論了?!?
錢多明指著齊順義和自己說道:
“文武百官全說你我執(zhí)掌內閣,兢兢業(yè)業(yè),不管朝廷有什么問題,都可以解決?!?
“就像華佗似的藥到病除。”
錢多明又指著呂為賓說道:
“而呂大人就像華佗的二兄,朝廷尚是小病的時候,就可以提出良策,防微杜漸。”
“但陛下就像是華佗的大兄,在朝廷沒生病之前就調養(yǎng)生息,確保以后不生病。”
齊順義也說道:“兵家,善戰(zhàn)者無赫赫之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