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窗戶紙可以抵擋一些風(fēng),但是不怎么保暖。
而透明玻璃,既保暖還透光。
大戶人家便把自家的窗戶紙,改成了透明的玻璃。
效果棒極了!
陽光可以穿透玻璃,照進(jìn)房屋里。
而玻璃還可以抵擋寒風(fēng)。
京都的大戶人家,紛紛開始訂購玻璃,給窗戶換上透明玻璃。
很快,這個風(fēng)潮流行起來。
最開始,玻璃的價格還挺高。
但隨著這塊的商人逐漸增多,玻璃的價格逐漸降低。
很快,許多京都富裕的平民家里,也開始效仿大戶安裝玻璃。
但是他們買不起大塊的玻璃,只能購買較為劣等的玻璃。
毛玻璃。
就是透明玻璃的殘次品。
這些次品雖然可以透光,但是上面是模糊的。
可這也滿足了尋常百姓的需求。
很多尋常百姓的家里,窗戶都是對著街道的。
如果用全透明玻璃,屋里反倒沒有一點(diǎn)隱私。
這種毛玻璃,既可以透光還能擋風(fēng),還可以遮擋,更多京都百姓,開始給家里的窗戶安裝毛玻璃。
京都的百姓開始盛行玻璃,京都各司衙門,也呼吁把衙門的窗戶裝上玻璃。
于是工部殿造司,開始著手整改整個京都衙門的玻璃。
這是徐安最后主持的一個項(xiàng)目。
徐安說道:“不然咱們修建一座透明玻璃的展覽館。”
小湯子也知道玻璃窗戶。
自打京都出現(xiàn)玻璃以后,李天就下旨,把窗戶全安上玻璃。
小湯子也很喜歡這種材料。
透明的玻璃,不用像窗戶紙似的,每隔半年就得更換。
只要拿濕布擦拭,就可以重新干凈剔透。
聽到徐安要修建一座玻璃展覽館,打造一座獨(dú)一無二的殿宇,連小湯子都覺得這個想法不錯!
徐安繼續(xù)說道:“咱們要舉辦萬國博覽會!”
從去年以來,京都就涌現(xiàn)了許多外國人。
最開始,京都百姓還以好奇的心態(tài)來看這群外國人。
但隨著外國人的增多,現(xiàn)在眾人對老外就見怪不怪了。
大周人甚至已經(jīng)可以分出西洋人和土耳斯的區(qū)別。
土耳斯帝國在大周第一個建立了使館,派遣了一支二十五人的使節(jié)團(tuán),來加固與大周的盟友關(guān)系。
高麗、倭國這些藩屬國,也派駐了使節(jié)團(tuán),與大周保持聯(lián)系。
高柬、泰王國這些國家亦是如此。
高柬的鄭太后甚至都在京都常駐,不愿意返回高柬。
大荷人也效仿土耳斯帝國,在京都設(shè)立了一個辦事處。
現(xiàn)在的京都堪稱萬國來朝。
既然這樣,舉辦萬國博覽會,也算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氖铝恕?
徐安立馬把這個方案上奏給內(nèi)閣和工部。
內(nèi)閣當(dāng)然不敢怠慢,把徐安的方案上奏給皇帝。
玻璃殿宇?
萬國博覽會?
聽著就很燒錢的樣子!
李天十分滿意徐安的這個計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