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從波爾凱山口,才可以陸地行軍進攻印地。
一直以來,外來的入侵者,都是從波爾凱山口進犯印地的。
為了搶奪波爾凱山口,印地的摩爾沃王朝,和波旦帝國展開了爭斗。
最終在英吉利人的協(xié)助下,印地占領(lǐng)了波爾凱山口。
現(xiàn)在摩爾沃王朝和波旦帝國是休戰(zhàn)的狀況。
因為波旦帝國主要的精力,還放在威脅最大的土耳斯身上。
波旦帝國的精華領(lǐng)土,就是中亞地區(qū)最繁華的索美米達平原。
那里是中亞難得的水草肥美之地,也是波旦帝國最重要的省份。
波旦帝國的確是中亞的十字路口。
從這里,能南下印地、北上俄斯、西進土耳斯。
在四面環(huán)敵的情況下,波旦帝國居然堅強的支撐著。
楊振都忍不住感慨,這個波旦帝國還挺厲害的。
相較之下,中原文明所處的地區(qū)實在太得天獨厚了!
喜馬拉雅山脈隔絕了來自南亞次大陸的威脅。
中原文明一直以來的主要威脅,便是北方的游牧民族。
因為四面環(huán)敵,所以波旦帝國的常備軍維持在高達二十余萬人。
這支叫做國王衛(wèi)隊的部隊,是波旦帝國的右武衛(wèi)。
現(xiàn)在這支部隊,駐扎在和土耳斯帝國搶奪的邊境上。
楊振敏銳的發(fā)現(xiàn)了戰(zhàn)機。
波旦帝國對于東方,幾乎是不設(shè)防的。
月國人雖然在西疆稱王稱霸,但是在波旦帝國看來分量還不夠。
在東方安排五萬人的常備軍兵團,只要可以威懾月國就足夠了。
但他們?nèi)羰侵?,東方還有個更強大的帝國在蠢蠢欲動,那波旦人就不會如此淡定了。
現(xiàn)在波旦皇帝叫做流庫四世,和波旦帝國歷史最偉大的皇帝大流庫同名。
這個皇帝雖然稱不上雄主,但是很有軍事才能。
現(xiàn)在土耳斯的幾次進攻,都是流庫四世親自率兵擊潰的。
但是流庫四世的統(tǒng)治也稱不上穩(wěn)固。
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宗教。
波旦帝國長期受到土耳斯帝國傳教士的影響,中下層基本全信仰了主教。
但是波旦帝國的上層基本全在信仰更為傳統(tǒng)的拜火教。
這種上下層強烈的割裂,讓波旦帝國的民眾并不信任貴族。
更糟糕的是,有的地方總督也信仰主教。
楊振十分的驚覺,主教在西疆地區(qū)可以說廣為流傳。
在召集了一個主教傳教士,聽過他們的教義后,楊振立馬頒布政令,禁止主教傳教!
所有的主教傳教士全被驅(qū)逐,若是賴著不走,楊振便會把他吊死!
主教的教義十分有蠱惑性,對底層民眾的吸引力非常大!
若是任由他這樣傳播下去,恐怕整個西疆都會被侵蝕!
禁止主教傳教還不夠,楊振還從中原招募了大儒,在湖城講學,保持中原文化不可動搖的地位。
楊振知道,朝廷對波旦帝國動兵,西疆都護府一定是前鋒。
他一直在研究波旦帝國的山川地理,盤算如何進攻。
大周進軍有個障礙,便是費干塞盆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