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
漠北王李壽合上圣旨。
“陛下命誰來接管蘭鹿部落?范建,還是呂為賓大人?”
這二人,是朝廷目前風頭最盛的兩名官員。
范建與呂為賓,都是被眾人一致認為會進入內閣的年輕官員。
如今朝廷上下都很看好這二人。
但是在漠北王世子李廣茂眼中,呂為賓更是他的偶像。
呂為賓回到京都后,一改從前高調的風格。
呂為賓的職位乃禮部員外郎,歸管國子監(jiān)。
這個官職相當于國子監(jiān)祭酒的上司。
統(tǒng)管全國的學官系統(tǒng)。
李天把呂為賓調任到閑職,就是怕他再立奇功。
呂為賓也如李天期待的一般,調任禮部員外郎后,便沒再搞事情。
反倒連衙門都不怎么去了,閉門開始寫書。
對于這個表現,李天非常的贊許。
他甚至還專門批準,呂為賓不用每日上班坐堂!
很快,呂為賓就寫出好幾篇好文章來。
《傳習冊》卷一,很快亮世。
這是呂為賓結合了自身經驗,對心學總結后的著作。
呂為賓從格物致知下手,講解起萬物的原理。
接著呂為賓把這些融入進傳統(tǒng)儒學中。
這種新儒學,立馬掀起了儒學界的動蕩。
大周的主流讀書人,全是信奉前朝盛行的道學與理學。
科舉的主流是理學,主要講述存天理、滅人欲。
要求讀書人克制自已的欲望,鉆研知識的道理。
原本這個立意挺好的。
但是經過時代發(fā)展,理學變成了一類規(guī)矩很多,強調綱常的理論。
而心學拋棄了儒家對道德層面的要求,只鼓勵大家探索世界。
這種拿格物致知,替代綱常的說法,引起了許多儒生的不滿。
尤其是年紀較大的大儒,全部把心學斥責成異端學說。
這時,新邸報上刊登了《傳習冊》的第一卷序。
引起了朝野上下學術界對儒學的爭相討論。
對于這種學術討論,李天也不怎么感興趣。
實際上,要是沒有一定的儒學基礎,連探討的必要都沒有。
還有名在野的大儒,也立馬給新邸報投稿,用一篇《綱常道》,來駁斥心學。
如此一來,新邸報便成了雙方的主戰(zhàn)場。
剛接手新邸報的,是一名翰林院的學士。
趙大瑞和呂為賓是同科的進士。
不過趙大瑞是上次科舉的第五名,也考取了進士身份,加入翰林院學習。
趙大瑞從劉文卓手上接過了新邸報的工作,沒想到就發(fā)生了這種事情。
這種論戰(zhàn),是他可以參與的嗎?
趙大瑞明白,自已這位同科的狀元已經走到多遠。
他已經把同科遠遠的甩在身后了。
裂土封侯!
現在他是在立?。?
若是真的可以自成一派,建立一門分支儒學,那便是開宗立派的創(chuàng)始人!
可以稱之為一代文宗!
趙大瑞不敢多刊登呂為賓的文章,害怕理學大儒指責他偏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