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中,從最開始的好戰(zhàn)心態(tài)逐漸變成了厭戰(zhàn)。
南疆區(qū)域不好打。
否則太祖時期的那場戰(zhàn)爭也不會敗了。
戰(zhàn)爭動員,也讓許多京都人感覺到不方便。
這下子便有許多人出來,開始唱衰。
說什么皇帝是好大喜功,就算打下來大越,也沒法統(tǒng)治。
還有大越只是攻擊高柬,壓根沒有攻擊慎南。
這一切全是肖王爺為了軍功,所以故意挑起的邊境戰(zhàn)爭。
百姓們開始對南疆戰(zhàn)事生出悲觀的念頭。
但是劉文卓對此十分憤怒。
他連寫三篇稿子《為何要打南疆!》,駁斥京都流傳的種種傳聞。
但是悲觀的氛圍依然在京都頭上籠罩。
蘭妃也有了身孕,不過早過了孕早期的幾個月。
她挺著大肚子與李天下棋。
“陛下,也不知道蘭德在南疆如何了?!?
蘭德抽泣的說道。
李天立馬說道:“愛妃別哭,蘭德是你的親弟弟,朕還能害他不成?”
“不管他在南疆有什么戰(zhàn)果,朕都不會責(zé)罰他的?!?
蘭妃哭的更兇了,開口說道:“陛下是說,南疆輸定了?”
李天連忙說道:“愛妃怎么有孕后這么多愁善感?兵法上說,未戰(zhàn)先敗,我們得做最壞的假設(shè)嘛!”
這下子蘭妃終于止住了哭泣。
但她依然滿臉的憂愁。
自已與皇后唐含雪比,也只能依靠這個弟弟了。
若是蘭德真的敗了,那一定會被問責(zé)。
那自已還怎么和皇后斗?
蘭妃這邊心思不斷。
與此同時,前線的捷報,終于抵達京都。
“大越大捷!”
報捷的使者,騎著高頭大馬穿過京都的主干道。
“大越大捷!”
使者一路沖進兵部衙門。
此時兵部衙門正要下衙,只留下值班的官吏。
聽到報捷兩個字后,兵部的官吏立馬把剛剛離開的兵部尚書叫了回來。
兵部尚書并不是第一次收到捷報了。
他淡定的坐在位置上。
只聽使者說道:“尚書大人,肖王爺派我來京都報捷!”
兵部尚書點了點頭:“說吧,殲滅大越部隊多少人?”
在兵部尚書眼中,南疆能斬首個敵軍前任,就算大捷了。
正好京都也能用一場大捷振奮人心。
有一說一,肖王爺拿捏人心的本事還是挺強的。
先用一場小捷來穩(wěn)住朝廷與人心,之后就算是進展不大,也不會被皇帝呵斥。
把無事發(fā)生描述成小勝利,把小勝利描述成大捷。
這是兵部慣用的手段。
如今京都民心不穩(wěn),兵部尚書打算好好包裝下這次大捷!
只見使者磕了個響頭,說道:
“尚書大人,蘭德將軍攻陷了大越王城,如今大越舉國投降了!”
兵部尚書的思緒還在神游呢,他迷糊的聽完后,說道:
“嗯嗯,挺好,的確是大捷?!?
但是他忽然清醒過來!
什么?
攻陷大越王城?
大越舉國投降了?
怎么可能!
難道蘭德是飛去大越王城的嗎?
行軍速度怎么可能這么快?
大越的部隊呢?
大越的守城軍隊呢?
大越這么快就舉國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