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十分危險了。
畢竟波利聯(lián)邦的騎兵,堪稱當世一絕的存在!
土耳斯帝國在西東洋草原上,就曾跟他們交過手。
結果對陣胸甲騎兵的橫鋪式沖鋒,敖彼得從加埃調集的士兵甚至發(fā)揮不出一成實力,就被碾壓了。
因為波利聯(lián)邦的加入,敖彼得西征的計劃不得不開始謹慎。
自覺目前情況并不算秘密的敖彼得,在面對唐延,說起當前形勢時,非常直不諱。
他說道:“我土耳斯帝國的勇士強悍無比,耳拉戰(zhàn)馬聞名世界?!?
“但那波利聯(lián)邦的胸甲騎兵,卻擁有著帝國不曾擁有的胸甲鍛造術,可以鍛造出防御力超強,但非常輕便的胸甲板甲?!?
“他們的騎兵,進可以抵擋弓弩手的攻擊,退可以在平原飛馳電掣,別的重騎兵壓根摸不到他們?!?
“這也使帝國的騎兵在與波利的胸甲騎兵交手時,總得在防御力跟速度里犧牲一個?!?
“在戰(zhàn)場上,這無疑會使我們的騎兵承受巨大劣勢。”
“因此,我希望拿土耳斯帝國的戰(zhàn)馬,來換取大周的護甲!”
唐延聞,有點吃驚。
他沒想到,土耳斯皇帝來找自己,居然是想跟大周做軍火貿易!
土耳斯帝國和大周距離太遠了。
至少在唐延看來,大周想要把影響力十足的大軍輸送到西洋,近十年內都是難以完成的事。
至于土耳斯帝國。
恐怕三十年內,都別想碰到大周的領土。
所以,除了印地發(fā)生的少數(shù)矛盾外,大周和土耳斯帝國之間不會有太明顯的沖突。
但是……
看著滿臉期待的敖彼得,唐延卻生出不同的想法。
戰(zhàn)國時期,張儀曾提出遠交近攻的國策。
在唐延看來,土耳斯帝國雖然距離大周有一段距離。
可再怎么也比西洋更近一點。
加上西洋那一副散沙的德行,唐延也不覺得他們可以和土耳斯帝國相提并論。
所以,與其幫助土耳斯帝國西征。
唐延覺得,借著土耳斯帝國的威脅,讓大周幫助西洋人才是正道。
而在這個過程里,布哈斯家族可以給皇帝陛下進獻一位公主。
讓其誕下一子。
大周,甚至還能借助這層關系,得到西羅馬帝國的法理!
雖說唐延并不是專業(yè)的縱橫家。
相比外交,他更喜歡和熱愛探險,探索那些大周人從前未知,也未觸及的領域。
但他也不是傻子。
他知道,在外交中怎樣為大周獲取最多的利益。
盡管現(xiàn)在的大周,和土耳斯帝國還是盟友關系。
可在唐延看來。
隨著航海技術的逐漸提高,國與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近。
這個世界,馬上就會變成像戰(zhàn)國時期一般,七國爭雄般的時代。
那時,兩國之間的聯(lián)盟將會變得脆弱。
很可能昨天是盟友的國家,今天就是敵人了。
盡管唐延沒有聽過“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那句話。
但唐延毫不懷疑,大周和土耳斯會在以后,因為利益而分裂。
從加埃到望號角,從西洋海到尼達海峽。
唐延很清楚土耳斯帝國的實力,不容小覷。